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自然环境也将无法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当前,全球水资源紧张,我国水资源状况令人担忧:一是总量不足,我国人均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预计到2030年,人口增长至16亿,人均水资源量将降至1760立方米。二是分布不均,水资源东多西少,人均占有量东缺西丰。三是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利用率降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需求量持续增加,如何解决供需矛盾成为重大课题。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提高用水效率,将节水放在重要位置,推广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提高用水效率需创新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合理水价机制,调动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同时,发展节水科技至关重要。
一是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农业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80%,但浪费严重。应转变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推广适合我国的地面灌溉节水技术,改进北方渠灌区灌溉方式,发展喷灌和滴灌。配合水利工程和农业技术,实施节水轮作制度,推广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抗旱高产优质品种。旱地农业区应充分利用雨水集蓄节灌等现代旱地农业技术,进行基本农田建设,降低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建设土壤水库,增加贮水。
二是推广工业节水技术。我国工业用水量巨大,节水潜力巨大。改革生产用水工艺,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利用海水、微咸水。
三是推广城市生活节水技术。城市生活用水是水资源消耗的重要方面,也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我国城市生活用水中有1/3因跑、冒、滴、漏而损失。应通过节水技术改造供水管网,开发推广节水器具,创建节水型城市。
四是开发、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治污技术。除了在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中节水,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再利用率也是节水的重要途径。应从战略上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积极开发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治污技术,提高城市污水的处理深度,将城市污水开辟为“第二水源”。
总之,保护供水水质和改善水环境,实现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采取综合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