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形容人的勇敢和无私奉献精神。
“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形容的是一种勇敢、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这种人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无所畏惧,甚至愿意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的安危。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人类的高尚品质,也是我们社会所倡导和推崇的美好价值。
知识拓展:
成语“临危不惧”背后的故事
据《史记》、《庄子》记载:春秋十四年,孔子创立儒学,为推行其政治主张游说诸侯国,史称孔子周游列国。他从鲁国先到卫国(今濮阳),再从卫国去陈国(今淮阳),途经匡地(今睢县匡城)被围于数天。
因弟子颜回为孔子赶着马车走到匡城时,用鞭子得意地指点着说:“我曾随鲁国阳虎到过此地,从城墙那个缺口处爬进来的”。阳虎残害百姓,匡人恨之入骨。孔子貌似阳虎,匡人听到颜回的话,误以为阳虎又来了。首领简子率领武士将孔子包围。《史记》中《游侠列传序》篇记载:“孔子畏匡,菜色陈蔡”。
孔子被围,弟子惊恐。子路被冲散,不顾生命冲进包围圈,见孔子若无其事,谈笑风生,还不时弹琴吟曲。子路惊奇问孔子,临大难而神情自若,为何?
孔子曰:在水中来去不怕蛟龙者是渔夫之勇;在野外来去不怕虎豹者是猎人之勇;面对刀枪不顾死活向前冲锋者是武士之勇;能掌握自己命运,临大难而不惧者是圣人之勇。从此,“临大难而不惧”则成为名言,也就是当今“临危不惧”的典故来历。
孔子困于匡而不惊慌,但毕竟处于被包围的危险境地。虽经善辞令者交涉,匡人最后确信,被围者是孔子而非阳虎。放行已经是第五天了,孔子临行时对弟子讲:文王已世,难道无天理?上天赐吾德行,成为圣人,匡人又能怎样?匡人知错,追赶赔情(赔情地点在今杞县裴村店,由赔情店演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