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国很早便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体系,即前面所提到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作为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始于隋朝,结束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其间,“科举考试”制度经历过革新发展、停滞中落等不同阶段,最终在明朝进入鼎盛时期。
在古代,学位有这么几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秀才。秀才可以不跪官老爷,享有国家福利。也算是进入上等人的阶段了。第二等级为举人。第三等级为进士。通常来说到了这里也已经算是出人头地,该出任官员了。秀才为府级考试选拔出的考生。举人为省级考试选拔出的考生。而进士则要通过在首都进行的考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由于皇帝看重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大凡参加科考的,一般必须经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程序。
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的读书人,即所谓贫寒子弟,恐怕大都是难以走完这套科举考试程序的。因为这个过程不仅烧钱,还费时间,还要有一定的人脉基础。清代科举报考,有一定限制。籍贯无误,家世清白,非出身倡、优、隶、皂之家,未居父母之丧者,方准应试。除此之外,上自仕宦之家,下至寒微之士,均可报考。当然,求学读书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家境过于贫寒,自然无力攻读应试,但这并非政府规定的报考条件。由于是公平竞争,许多寒微之士就是通过勤学苦读,取得了功名。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没有人脉连第一关的县试都过不了。府试时间大多在四月,府试过了才能参加院试。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乡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成为贡士以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在四月份举行,紧随在会试之后。殿试由皇帝主持,考中后成为进士。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一路通关就算不出什么岔子,也得有个三四年才能完成这些考试。但是就跟我们小升初了才会学习初中内容一样,考过中考才能学习高中内容。考过童试的,肯定要花时间去演习更深入的内容才能参加乡试,然后这一层层通关的,正是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的前半生。清朝科举制度几年一次这个问题是要分详细的考试的。但是大体上应该是是按三年一次来划分。对于古人来说,出人头地只有这一条路,一辈子读书到老还想考试的也不是没有。
明朝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朝正式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期定在秋季,因此又俗称“秋闱”;会试又称“礼闱”,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考期定在春季,因此又称“春闱”;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因此考中进士者称为“金榜题名”。
到了清朝时期,科举考试主要有三个目的,一为选官取士,二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民族矛盾,三为加强思想统治。但满清八旗子弟“专重骑射,不以文事争能”、目不识丁者比比皆是,且清朝统治者往往带有民族歧视,由此科举考试制度开始渐渐露出弊端。但恭王府的第一任府主和珅不同于那些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他从小聪颖好学、刻苦努力,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文字,擅于作诗写词,《四书》《五经》也都了然于胸。少年时期的和珅踌躇满志,曾于乾隆三十三年(1758年)参加过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名落孙山。和珅科举考试的失败,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清朝科举考试制度的僵化和不公。
清朝后期,恭亲王奕䜣开展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得到一定的发展、人民的思想意识得到提高,由此,用于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制度也逐渐发生了改变。1888年,清政府批准设立算学科目来选拔人才,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自此,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终于落下帷幕,退出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