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和老师是教育活动的两大主体,两者时刻关联,甚至在一些寄宿,老师陪伴学生的时间超过了家长。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国家再三强调师生是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而言,大部分师生处于一种单向尊重关系。
一、学生单向尊重教师
——为何如此?
传统观念
在封建制度时期,等级森严,学员对教授行揖礼,以示对教授及学问的敬重。上课时,行礼喊“老师好!”;下课时行礼说“感恩老师教导!”学生必须听从老师,不可违背老师旨意。甚至在教学活动中也是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因为历代的传统,这个一个约定俗成的行为就此形成。因此,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老师地位高于学生,学生必须尊重老师,而老师就是高高在上的。
权力分配
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在强调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和约束,却没有突出学生对老师对监督权力,由此学生把对老师对服从和尊重当成一种必然,而老师在在利用教师职权的期间,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权力的分配,导致学生对老师对单向尊重。
二、老师单向尊重学生
——为何如此?
家长溺爱
很多父母因为自己小时候吃过很多苦,等到了自己有孩子,就拼命的溺爱以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在此过程中,孩子习惯了被人宠着,习惯了家长的退让和妥协。等到了学校,做错事受到老师批评,反而毫无悔改,父母在背后指手画脚,导致学生不尊重老师。
老师功利化
在有些学校,老师开培训班,本班不去的可能遭受排挤,也就是所谓的穿小鞋,还有逢年过节都要送礼和请老师吃饭现象严重,把教学活动当成一场盈利,教学质量又跟不上,整天只知道利用自己的身份赚钱,由此便逐渐失去了学生以及家长对老师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