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反映了作为大宋鼎盛时期,人们生活在京都汴梁的日常生活,细枝末节中,都充斥在日常生活中,让原本十分呆板的绘画在另外一个角度上,显得活灵活现。
而如今的清明上河园,就是按照1:1的比例,把这幅当时盛况的实景图用真实的建筑和人物,各种造型充分的提炼,打造出一个人在画中游的场面。
关于清明上河图,或许从艺术的角度,这是一幅写实的画作,之所以流传至今还令人恋恋不忘,那是因为写实的反应,而不是单纯画作本身的艺术价值。
现实中的清明上河园,和清明上河图略有区别,原汁原味的大宋胜景始终不可能恢复原状,但是对于如今的清明上河园来说,能够回到过去,也可以转回现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秋末的时光,让原本十分宏大的清明上河园场景变得十分忧郁,即使这样,菊花璀璨的时节,依旧让这里显得活力四射。
在园区内,路遇的各种城门、雕栏画栋,溪流潺潺,虽然只是人工造景,但依旧携带着浓浓的艺术氛围。
行走在园区中,无论是摆摊的小贩,还是悬挂的雕塑,还有哪些亘古依旧的告示,处处都会显示出一点过去古老的痕迹。
和清明上河图想要通过这幅画来达到劝谏的目的不同,清明上河园,反映了繁华之下暗藏玄机,通过几个要点:惊马闯郊市,船与桥的险情、桥上文武官员争道把这幅画想要表达的东西,比如对城防、安全、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忧虑,期待能够通过这幅画而有所改变。
据说这幅艺术作品,最终也没能让皇帝有所反应。不知道是皇帝太忙了,还是画作或许在当时过于平淡了...,无从得知。
但现实中的清明上河园,除了园区内大量的仿古建筑,还有数量众多、身着古装的演员们,在动静结合中,一幅真实的太平盛世栩栩如生的被表达了出来。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所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是故事,是穿越或者是一种想象,甚至是一种错觉,但始终,这里是真实的。
艺术作品的魅力在于能够把需要表达的东西充分的通过想象力实现,而真实的场景,有时候带给别人的震撼,并不比艺术作品小,在于观者的体会。
清明上河园中,把那些早已失传的,销声匿迹的古老作品,被慢慢的挖掘出来,比如汴绣、木版年画、官瓷、糖人等手工艺术的现场表演制作,以及曲艺、杂耍、驯鸟、斗鸡等民俗风情表演。这些对于进入现代的人们生活来说是十分奇异而且有意思的。
在这里,水面180亩,大小古船50多艘,每天晚上,名字叫“东京梦华”的大型歌舞剧,在这里演出,精彩纷呈,令人过目难忘。
白天的情形和夜晚不同,白天看清明上河园区内,游人来往之间,熙熙攘攘,宛如集市,又可欣赏美景,恰似穿越,却又充满现代气息,让人目不暇接,感同身受。这个白日里的实景画,讲述着新的时代,另外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