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李戴”这个成语,比喻认错了对象或者弄错了事实,形象地描述了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人头上的场景。然而,关于其确切出处,各种辞书并未给出明确解释,只是举例说明。比如明代田艺蘅所著《留青日札》中提到:“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而有人据此认为“张冠李戴”的出处为田艺蘅,但田艺蘅只是转述了这句谚语,并非原创。这种不求甚解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实际上,“张冠李戴”出自唐代,记载于张鷟的《朝野佥载》中。当时有谣言说:“张公吃酒李公醉。”其中的“张公”指的是武则天宠爱的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李公”则代表了李姓王朝的衰败。这句民谣讽刺了李显无法撼动母亲武则天的地位,夺回李姓的天下。在陪伴母亲饮酒的宴会上,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饮酒兴高采烈,而李显则独自一人,心事重重,闷闷不乐,直至喝醉。这就是“张公吃酒李公醉”的真正含义。
与之类似的还有李商隐的诗《龙池》中提到的“薛王沉醉寿王醒”。薛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而寿王则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李隆基使用阴谋手段抢夺了原本属于寿王妃的杨玉环,成为著名的杨贵妃。在唐玄宗举办的酒宴上,薛王没有任何心事,尽欢而回,而寿王却心事重重,闷酒喝得他无法醉倒。这就是“薛王沉醉寿王醒”的由来。
到了唐代,从“张公吃酒李公醉”发展出了另一句俗语:“张公帽儿李公戴。”这句话更直接地讽刺了李治(武则天的丈夫)的帽子被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戴上,形象地描绘了武则天的“绿帽子”形象。这是“张冠李戴”这个成语真正的语源。
宋代时,“张冠李戴”的语源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诸如“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张三李四”等谚语。此后,凡是在一个成语或俗语中同时出现张姓和李姓的,几乎都源于“张公吃酒李公醉”。
扩展资料
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自于明朝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