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建置沿革-生活常识-春风百科
> 生活常识 > 列表
武山县建置沿革
时间:2024-12-23 19:44:04
答案

秦汉时期,武山县大部分地区隶属于豲道,洛门镇以东归属冀县。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在襄武和豲道的部分区域设立了新兴县,县治设在今武山县西部约15公里的新兴川,即广武坡西的颉家门一带,归南安郡管辖。

三国时期,新兴县改名为武城县,不久后又被恢复为新兴县。同时,中陶县也在鸳鸯镇附近建立,不过不久后被废置。东晋十六国时期,武山县曾被北方七国(前赵、后赵、前凉、前秦、后秦、西秦、大夏)轮流占领,历经约百年的时间。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中陶县并入新兴县,新兴县隶属于渭州广宁郡。隋朝开皇十年(590年),新兴县并入陇西县,继续隶属于陇西郡。唐朝时,武山县曾短暂被吐蕃占领,直到咸通七年(866年)才收复,归隶陇右道的渭州。

五代时期,武山县是羁縻地,由归附的吐蕃族管理,持续了53年。北宋真宗时期,在今县城北建立了宁远寨,归属于秦凤路秦州。随后,宁远寨归属通远军,最终在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升格为宁远县,隶属于巩昌路巩州。

金朝时期,宁远县经历了起伏,最终在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重新设立。明朝和清朝沿袭宁远县的制度,隶属于巩昌府,包括现地区和马坞、新寺两镇。清朝末期,马坞划归岷县。民国初年,因与湖南宁远县重名,武山县更名为武山县,归渭川道管辖。

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调整频繁,武山县曾被划归天水行政督察区、甘肃第四行政督察区等,直至1940年,边界区域进行了调整。1951年以后,武山县归属天水分区,直至1985年,归属天水市。1958年,漳县和甘谷县曾短暂并入武山,后于1961年恢复原界。至今,武山县总面积为202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84.58%,川区占15.42%。

扩展资料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天水市,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海拔在1365——3120米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6℃,降水量500毫米。总面积2024平方公里,总人口44.28万人。总耕地61.95万亩,渭河及其5条支流分布均匀。有水帘洞、木梯寺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甘肃矿泉疗养院和兰州铁路疗养院,老君山森林公园,草川大草原为旅游主要景区。武山蔬菜以其质优、无污染、品种多而闻名。东汉置新兴县,宋改宁远县,1914年改武山县。以县西有武成山得名。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