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受到批判的原因是:
(1)作者写这篇文章本身的动机是为了说明在农村长期工作的一线干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后,要学会根据工作地的变化、群众思潮的变化而合理变更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处事手段,这样才能更好地搞好工作。
但是在50年代初,这种内容被“左”的思潮认为是歪曲知识分子与干部工农形象,给“党”抹黑,所以被批判。
(2)文章的语言运用其实是很生动的,有很多地方性特色的语言,当然,有些粗言也夹杂其中,这些语言在革命工作者李克的妻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然,那些粗言就不好写出来了,否则这样的回答又要被罚被扣住发不出来了。
在50年代初,这样的语言运用被视为“流氓行为,堕落文人语言”,被视为“小资情调,矫情造作,缺乏真情实感”,所以被批判。
(3)自从延安讲话后,文学作品表面上看是一片繁荣,但是大胆干预生活的作品却少了(不要忘了王实味因写了《野百合花》都要被批判、被秘密枪决,沉冤将近半个世纪才平反)。
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就是大胆干预生活的作品之一,特别是不回避革命工作者李克和他妻子的情感生活与纠葛,不回避工作态度与手法产生的巨大矛盾。
例如文中革命工作者李克和他妻子曾因工作对待的态度产生矛盾,几乎要吵着分手,李克的妻子甚至在自己日记中痛苦写下“李克同志,你的心大大地变了”;文末在矛盾基本平息后,李克的妻子很风趣地提到回去后给孩子喂奶。还有很多情节都是很具现实生活气息的。
这些无疑是对当时“人物标签化、模式化;只写胜利,不写矛盾;只写对敌斗争,内部(除叛徒与破坏分子外)永远统一”的“高、大、全作品”进行了挑战。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有不少投机的文人歪曲这篇文章的内容与中心思想,借机抬高自己地位的,所以这篇文章就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做“反面教材”批判并扩大打击影响了(当然他们的名字就不好公开了)。
萧也牧因这篇小说受到的迫害逐步升级,最后在1970年含冤死于干校,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