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是奥尔加农。
复调音乐:
指的是将几条旋律线,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结合的一种“多声部音乐”,这几条旋律线都具有独立意义,注重各自的横向发展,这种各自具有独立旋律意义的多声部音乐,就称为“复调音乐”。
复调音乐的产生:
复调音乐最早产生于9世纪的西欧,奥尔加农为其最早形式发展至15世纪后半期—16世纪达到高峰,可谓其黄金时代,杰出代表为帕莱斯特里纳的无伴奏合唱;到18世纪,在复调音乐创作在结构、技法上趋于完善的情况下。
J.S巴赫将器乐赋格曲形式发展至极,树立了器乐复调音乐技术的典范;进入18世纪后半叶,复调音乐的主导地位开始逐渐被主调音乐代替。重要的复调音乐体裁有经文歌、轮唱曲、复调弥撒曲、卡农、复调尚松、坎佐纳、赋格曲等。
复调音乐的类型:
奥尔加农:
奥尔加农是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公元9世纪,从事宗教活动的僧侣音乐家开始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单线条旋律的上方或者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旋律线。于是,这个所加的曲调与原来的旋律就构成了一种简单的“复音”形式,一音对一音。
第斯康特:
旋律按照有量的节奏来演唱,就产生了新的复调形式(风格)——第斯康特。两个声部(圣咏定旋律和上方添加声部)都按照节奏模式来组织旋律,从而形成上下声部几平同时进行的音对音织体,而目上方声部更加突出。
孔杜克图斯:
到了13世纪上半叶,孔杜克图斯可配以复调声部,形成崭新的复调形式。孔杜克图斯的定弦是新创的,用第斯康特风格写成,各声部基本上按照统一的节奏进行,类似于后来的主调和声风格。
歌词大量是诗歌体的,内容常与时事政治有关,不受礼拜仪式的约束,音乐富于活力,逐渐走向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