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冫两点水
古同“冰”,用作部首。俗称“两点水”。
示例:冷、凌、冰、冲、冻、凉、凝等
2、冖秃宝盖
“冖”本读作mì,本意为覆盖,是“幂”的古字。
“冖”在现代汉语一般不常用,只做偏旁,作偏旁时常称之为“秃宝盖”。以“冖”为意符的字,多以覆盖有关,如军、写、冗、冥、冠、冤。
3、讠言字旁
讠,拼音为yán,共2笔,是“訁”的简体写法。可以用作偏旁部首。
同“訁”。用作偏旁。称“言字旁”。很多简体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钅[釒],在草书中就有写作今天的“讠”旁这种形式,所以带“訁”字旁的字就都用简体“讠”来表示了。
注:言食糸金一般只作左旁时简化,“讠、饣、纟、钅”一般只能用于左偏旁(“辩”、“罚”、等字亦简化,但“信”、“誓”、“燮”、“飧”、“餐”、““鏖”、“鑫”等字不简化)。
4、刂立刀旁
同“刀”,用作部首。也称“立刀旁”,简称“立刀”。
示例:刈、刊、剑、刑、利、刘等
5、匚三匡栏
匚:fāng ㄈㄤˉ,。受物器之形象是匚之范式。
本义:古代一种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
衍义:量词,一斗。
衍义: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