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收获:
“于归之喜”通常用来指代女子的出嫁之喜。在古代文化中,女子出嫁被称为“于归”,而结婚则被称为“花烛之喜”,生子则被称为“弄璋之喜”。这些词汇体现了古人对婚姻和生育的重视。常用的表达方式是“之子于归”,其中“之子”指的是女儿,“于归”意味着女子回到了另一个家,即夫家,这是女子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归宿。
于归之喜的出处包括:
(1)《诗·周南·桃锋首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的“宜其室家”意味着女子出嫁。
(2)朱熹《集传》:“妇人谓嫁曰归。” 这句话解释了女子出嫁即为“归”。
(3)明代孙仁孺《东郭记·一妾》:“在闺中双双聚首,怕于归不能相守。” 这里表达了对女子出嫁后可能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担忧。
(4)清朝李渔《蜃中楼·双订》:“他日于归,不知嫁着甚么男子,好生愁闷。” 这句话描绘了女子对未知婚姻生活的忧虑。
(5)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我记得你还有一位令姐,怕已经于归了吧?” 这里的“于归”询问了对方的姐姐是否已经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