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教授是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被誉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但凡学管理的,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和想法,大多会去看看曾教授的作品。
我是属于学管理,但是没看过曾仕强管理书籍的人,但是看过他的易经讲座,之前我说过,我的《周易》启蒙是从曾仕强开始的。我第一次真正的去细度《易经》的时候是很茫然的,连这本书的架构都分不清,于是朋友推荐我去看看曾仕强的讲座,说是还不错,能听懂。曾仕强教授讲《周易》,浅显易懂,几乎人人都能听得懂。
曾仕强教授关于《周易》讲座大概是六十几集吧,记不清楚了,在看前几集的时候,感觉很能学到东西,因为彼时的《周易》对我来说真的是很新鲜,曾教授讲的很多东西对一个新接触的人都是充满吸引力的,尤其是那种“原来我也看得懂《易经》”的成就感,让人欲罢不能。在这个阶段我是疯狂的吸收这些新鲜的理念和知识的。
在看到二十几集的时候,就开始产生厌倦的情绪。觉得曾教授讲的真是千篇一律,道理太浅显,尤其是可能触及敏感性的问题时,又很“正能量”,这让人感觉很刻意。那时候我就在想,这位教授先生,对于某些东西有着太刻意而明显的赞誉和捧杀,果然是所有的知识文化都要屈服于如今的社会现状啊,这位曾仕强教授也不过如此。这是我的第二个阶段情绪。
这个《易经》讲座我只看到三十几集,也就是一半的进度,因为实在是忍不下去。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过曾教授的任何作品。有一段时间还很反感这位“没什么深度”“奉承过度”的老教授。
事情发生转变,是从于丹老师开始。有一次在网上看到关于于丹的一些评论,说是这位老师其实并不真的懂儒学,没什么真水平。因为我没有看过于丹的讲座和著作,所以不是真的了解,但是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接受的,感觉这于丹和曾仕强也是差不多吧,沽名钓誉之辈。
直到后来有个朋友有一次跟我说,他听一个讲座,老师讲的太深了,根本听不懂,从头懵逼到尾。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曾仕强和于丹两位老师,我们不知道这两位到底为自己的专业付出了多少心血、精力和时间,但是一定是比我们普通人花费的多的,就是普通人看一本书,多读几遍都会有一番区别于别人的看法和观念,怎么这些号称大师和专家的人就连普通人都不如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确实是有什么误会的!就问问,这些老师们,讲的太深了,大家还能听得懂吗?说白了,这些我们大众看到的,可以接受的,大部分人都能明白的作品和影像,人家只是在做知识普及,就跟“扫盲”似的,不是大师水平不够,是我们水平不够,讲高了就懵了。
所以说,曾仕强水平如何,我们不能简单的从一些普及性的书籍材料里做片面总结。一个专注于学问的人,相信他的水平和学识都不会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