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阳戏溯源-常识百科-春风百科
> 常识百科 > 列表
张家界阳戏溯源
时间:2024-12-23 20:44:17
答案

张家界阳戏的起源难以追溯至确切的文献记载,据老艺人们的口述,这种地方戏曲大约在200年前已经初具规模。阳戏的名称由来有两说,一是因其表演者多为农村的农民,且主要在农村演出,故称为“阳戏”;另一种解释是与阴戏(为神灵演出的傩戏)同台,阳戏既包含还愿酬神的成分,又以娱人为主,因此得名“阳戏”。

在张家界,阳戏占据地方戏曲的重要地位,尤其在桑植和永定地区尤为盛行。桑植阳戏源于湘西北的花鼓戏,以其婉转悠扬的唱腔和热烈的音乐氛围闻名。1935年,永顺刘朗轩阳戏团在洪家关演出,促进了桑植阳戏的传播。贺星楼、韦润吾等乡绅成立阳戏班,聘请张雅吾等艺人,培养出谷志壮、刘芳豹等优秀艺人,桑植阳戏不仅在洪家关流传,还扩展至打鼓泉、汩湖等地。

永定阳戏同样深受欢迎,源自明朝覃姓从鄂西施州迁入后在茅岗土司和教子垭地区流传,以禹溪、犀牛覃氏一家班的形式存在。民国初年,其影响力已扩展至澧水河谷,唱腔深受重庆“梁山调”影响,具有“巴渝歌舞”的特色。

“大庸阳戏”原为“三小戏”,内容俚俗,仅以大筒(胡琴)伴奏。后经杜从善等艺人的改良,吸收了汉戏打击乐器、花灯调子和民歌元素,以及荆河戏的表演技巧和装扮,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土家族剧种。1958年,大庸阳戏被政府批准为民间职业剧团。此后,对阳戏和其他民间戏曲进行了整理和提升,创作的新编古装戏如《桃花装疯》等,获得了州、省的荣誉。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