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情人节的来历,有各种版本的浪漫传说,但都是后人编造出来的,只能当故事看看。
现实中,“圣瓦伦丁日”Saint Valentine's Day 与“爱情”产生关联,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体现二者关联的文字记载,如今能追溯到最早最有影响力的是《百鸟争鸣》Parliament of Fowls,这是英国诗人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在1382年为纪念国王理查德二世(Richard II)与波希米亚的安妮(Anne of Bohemia)订婚一周年而创作的诗歌。
诗中写道:“因为这是在圣瓦伦丁日,所有鸟儿到那里选择配偶的日子”。大约在同个时期,还有另外多位作者在诗句里也提到了圣瓦伦丁日和鸟类交配的关联,包括英国诗人 John Gower、骑士 Otton de Grandson、瓦伦西亚骑士 Pardo 等。由于中世纪史料记载不确切,已无从考证到底谁的作品最先问世,其间是否有过相互借鉴和影响。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最迟从那时起,至少在欧洲某些地方上流文化阶层的认知中,圣瓦伦丁日已经不单是个带有宗教色彩的纪念日,而是蕴含了与爱恋、择偶相关的寓意。
至于这层寓意到底从何而来,就缺乏可靠的史料佐证了。当时在英国流传较广的《圣人传说》Legenda Sanctorum 英语译本 Golden Legend,以及记载本土风俗故事的《南英传奇》South English Legendaries,都没有与之相关的记载。有人认为,圣瓦伦丁日的爱情寓意可能来自法国某个同样以 Saint-Valentin 为主角名的中世纪浪漫故事;也有人认为,乔叟等人描述的鸟儿在圣瓦伦丁日群集求偶,可能是从热那亚的民俗传闻里道听途说而来。不过无论从法国还是从意大利的文献中,都很难找到与之相互印证的说法,反而有更多材料认为将圣瓦伦丁日过成“爱情节日”是从英国流传开的。
值得注意的是,乔叟等人创作相关诗歌的时代,包括英格兰在内的大部分欧洲国家还在使用儒略历(Julian calendar),具体日期与季节时令的对应关系和后来的格里历(Gregorian calendar)有些差异,当年的2月14日实际相当于后来的2月23日,结合中世纪英格兰的气候生态情况来看,2月下旬已经渐有春意,确实有部分鸟类在这段时间开始求偶和筑巢。于是又有另一种假说认为,恰是因为鸟类交配时节临近当时的圣瓦伦丁日,才有了“圣瓦伦丁日代表爱恋与婚配”的传闻,并通过乔叟等人借此寓意创作的诗篇,逐渐扩散到各地,成为新兴的文化现象。
后来的发展演变,历史记载相对详实,就比较清晰了。
1400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Charles VI)在圣瓦伦丁日举行以爱情为主题的盛大庆典。
1415年,奥尔良公爵查理(Charles)战败被囚禁在伦敦塔期间,在给妻子的回旋诗(rondeau)中,将 Valentin 对应的阴性形式 Valentinée 用作爱称。这为圣瓦伦丁日增添了浪漫色彩。
1496年,代表罗马教廷的亚历山大六世(Alexander VI)授予传说人物圣瓦伦丁(Valentinus sanctus)以“爱情守护神”的称号。
1601年,莎士比亚(Shakespeare)在传世之作《哈姆雷特》Hamlet 中,也提到了圣瓦伦丁日的爱情寓意:“我已因爱成疾,我温柔的爱人”。
此后,Saint Valentine's day 作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中。
18世纪以来,印有诗句和素描的 Valentine cards(情人卡)出现,并随着工业革命发展从手工制作转为机器批量生产。在节日寄送情人卡,迅速成为风靡英国的时尚潮流,并传播到西欧很多国家和新兴的北美。与此同时,赠送玫瑰花的习俗也开始兴起。
1868年,英国糖果公司吉百利(Cadbury)针对节日消费人群设计了心形巧克力包装盒,这次策划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其它巧克力厂商也纷纷效仿。
至此,以贺卡、玫瑰、巧克力为主打礼品的情人节习俗基本定型。
20世纪以后,在英美流行文化影响下,情人节习俗传入到了更多国家和地区,衍生出了更加多种多样的庆祝形式,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最终就成了如今看到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