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上看到一个故事深有感触在这里分享一下,以下是武老师的原话。
故事的主角是PALA订制旅行机构的创始人孙博,她是湖畔大学CEO班的一期学员。
初次见她,是一位朋友在一个活动中介绍认识的,这位朋友是湖畔大学CEO班三期学员,也是我们专栏的订阅用户。他向我介绍孙博时说,这是他认识的心理最健康的人。
当时孙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眼神梦幻的美女,非常单纯,一直拿着一个佳能相机,见人就拍照。给我拍了一张非常有感觉的照片,我很喜欢,这对我来说太难得了。
第二次见她,是我们几个人找了一个地方喝酒聊天,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是一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比如她的一个说法就让我很震撼。她说对于一个北京人来说,地球上最远的地方是南极点,可是你坐50个小时的飞机,再徒步一小时,就能到达,那么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是你觉得去不了的呢?
聊天时,聊到了一个戏剧活动。孙博当场就为我们演绎了一下她的表演,像是一出哑剧,让别人猜她在演什么。有意思的是,现场另一位商界奇女子总是“秒杀”,能立即猜到她在演什么。这位奇女子说自己使用的是逻辑推理,这真是厉害了。
聊天的过程中,孙博开始展现她的读心术般的能力,比如猜对了关于我的一些事情,甚至有些事我根本就没打算对大家说。我问她是怎么判断的,结果她说,她不是判断,只是感觉。
孙博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聚会中还有另一位传奇人物,也让我很受触动,于是第二天我接连发了微博:
昨晚遇到两个传奇人物,一直按本心活着,都是既有现实层面的成功,又单纯至极,同时在外人看来很疯癫不可思议的人。我一直说成为你自己,这两人就是一直都在做自己的人,境界太高。
这两人,还有读心术般的能力,看人之准,令人发指。果真是,真正单纯的人,会有这份对人的洞察力,只使用自己的感觉即可。不过我见过的这样的人,都是女士。刚刚想到一句话:不要正确地活成一张面具。
这是我写下的感受,我确实是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很想知道孙博这种人是怎样炼成的,而且她也真是我们这个专栏“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的典范。
前不久,我去湖畔大学讲心理学时,就约她做了一个松散的采访。采访时,我问的问题其实都问过你,就是我在每周预告中讲到过的那些问题。例如,你的第一个记忆是什么,你人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一个细节,然后就交给采访对象自由说话,我只是偶尔做做回应,有时候做一些深度理解。
这些问题很根本,而采访对象在现场的一些反应同样也很根本。
我们当时是在一家餐馆吃饭,定了一个包间,房间很安静,但外面走廊上突然有几位女孩叽叽喳喳聊天,声音有些吵。孙博立即站起来,找服务员说,外面太吵了,您关上这道门,还有这道门外面的那扇门,您再进来,就从另外一扇门进吧。要关的那两道门,显然是很久没关过,服务员费了不少劲才将它们关上。
细节是魔鬼。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魔鬼般的细节,非常能够说明孙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至少解读出了以下这些信息:
她活在感觉中,所以感觉到了外面声音对我们的干扰,她这方面的阈值很低;
她不纠结,感觉到了声音的干扰,立即行动,决定时,没有担心我的考虑,也没有担心服务员如何反应;
她没有敌意,她没对女孩们的吵闹生出反感,也没带着不满去和服务员说话;
因为她没有敌意,所以服务员也完全配合了她。
我回想起在上次聚会中,她也展现过这一点,比如当她说到戏剧表演时,就立即给我们表演了一段,完全没有纠结和羞涩。但从外表看上去,她是一个极为经典的中国式美女,温婉秀气,根本不像雷厉风行的女汉子。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觉得这正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所以别小看这个细节。这个细节延展到她生活中方方面面,这是她事业成功的原因。
我们回到我对她的采访内容上。她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前,母亲带着她,坐火车去找父亲,当时的画面栩栩如生,非常生动。她非常开心,很享受这个旅程。她母亲不敢相信女儿会记得一岁前的事,但那些详实的细节,让母亲不得不信。
我在之前的内容中说过,每个人的第一记忆,或者印象最深刻的记忆,常常是一个人的生命隐喻。这是孙博的第一个记忆,而她目前的工作也正是和旅行有关。
和很多人一样,她和父母也是聚少离多,实际上她真正的养育者是奶奶,而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特质,正是奶奶一手培养起来的。例如,每当父母要回来的时候,她会几天前就拿一个小板凳,在家门口望眼欲穿地等爸妈,记忆中总是阳光灿烂。奶奶这个时候不会说她傻孩子,也不会干预她,而是为她准备各种好吃的零食。
更有说服力的细节是她读幼儿园时,因为精力旺盛,不睡午觉,为此幼儿园老师找奶奶谈话,希望奶奶能做点什么,结果奶奶果真做了很大的事。奶奶当时是很有名望的医生,竟然辞职,来孙女的幼儿园做校医,这样孙女中午的时候就可以在她的医务室里睡觉。这还不算,奶奶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满,结果干脆自己开起了幼儿园。
假自我,是孩子一开始的自我就围绕着养育者的感觉转;而真自我,是孩子一开始的自我就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转。孙博和奶奶的故事,自然是后者,奶奶一直在围着孙女的感觉转。
不止是奶奶这样,孙博的父亲也是这样。读小学后,孙博的成绩一直非常好,老师们都像奶奶一样宠她。这也是我们讲过的,一个人的童年关系模式、内在关系模式和当下的关系模式,会呈现一致性,这就是命运。
小学考初中时,依她的成绩,她可以上北京最好的中学,结果她自己特别想去石油附中,因为这所中学的校服好看。这实在是一个任性的理由,而父亲居然同意了她的选择。
初中升高中时,她特别想上中关村中学,可她数学不好,结果为了考上自己中意的高中,她花了几个月时间突击数学,最后数学成绩开始考满分。
中考前,老师和家人都给她做思想工作,以她的成绩可以上北大附中。那时中关村中学是北京市重点,而北大附中是全国重点。最后她在老师和家人的期待下,人生少有的没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第一志愿报了北大附中。
中考时,她觉得很难过,为了让分数少一些,好不去上北大附中,她在考数学时,最后一道9分的大题,干脆就没有答,她希望这样志愿可以落到中关村中学。可她数学还是考了高分,最后以超出北大附中3分的成绩,被录取了。
她的整个人生,就是这么任性地走过来的。依照一般的理解,这样的孩子最后肯定会被惯坏了,但孙博的身上,完全看不到被惯坏的特征,相反她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人。
这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一直以为一个人被父母宠大的孩子做什么会变得很自我为中心。很多家长也是有这种担心。
那么,“宠爱”和“溺爱”的区别在哪里呢?
乍一看“宠爱”和“溺爱”这两个词挺相似的,其实它们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宠爱”,有以下三点:
·身体接触·
倾听·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由家长来做
只要孩子要求了,做到什么程度都不过分。
与此相对,“溺爱”则有以下的表现:
·家长抢在孩子前面就给他做好
·什么都给他买
溺爱”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表面看起来都是为了孩子着想,事实却是优先顾及了家长的感受。
“总宠着他好吗?”
“做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这成吗?”
想必有很多家长都担心过这样的问题。之所以会这么想,都是因为混淆了“宠爱”与“溺爱”的概念。只要是真心为孩子着想,那所有的行为都是“宠爱”。
有人问:“做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这成吗?”这个问题,我认为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做到“都以孩子为中心”。如果真是100%做到的话,那么家务、工作什么的就都免谈了,大人就没有生活可言。
假如身边有两三个孩子,就势必会“怠慢”其中的某一个,至多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宠爱他们”。总而言之,“几乎不存在过分地宠爱孩子”。
但是“宠爱”过了头,就容易变成“溺爱”。这种行为大致分为两类。至于该如何纠正,下面我会做具体的分析。
(1)什么都给他做好
穿衣服磨磨蹭蹭,鞋带怎么都系不好……
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不下去啦!”于是就抢先帮他做好。这种行为,就叫“溺爱”。
如果孩子撒娇说:“妈妈,帮帮忙——”那则另当别论。倘若孩子根本没有提出这个要求,妈妈就以“看不下去了”、“大人做得更快”为由,优先考虑了自己的感受而去主动帮他做好,那就不可以。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立的机会。
小孩子做一件事要花费的时间,是大人的2—3倍。因此,要依据这个标准来安排日程表。在幼儿园工作的时候,我们都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如果只是因为技术上的问题系不好鞋带——像是有些鞋带设计得太花哨,孩子的小手一时绕不过来,那就应该握着他的手,简单明了地教会他系鞋带的方法。
(2)想要什么都给他买
为了止住孩子的哭号,就给他买想要的东西;长辈为了讨孩子欢心,什么都买给他……这样的行为,也叫作“溺爱”。结果就会让孩子变得毫无耐心。
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家长们优先考虑了自己的感受。
如果孩子想要很贵的玩具,你可以对他说:“等生日的时候再买给你。”或者说:“把它留着当圣诞礼物好不好?”让孩子学会等待。积累等待的经验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一旦这样约定好了,到了时间就一定要买给他。并不能因为对方是小孩子就说话不算数。这样一来,家长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诚信的形象,孩子也会明白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如果确实没有兑现承诺的话,就务必要把原因耐心地解释给孩子听。
“最近实在太忙了,没有时间去给你买。真是对不起哦。”就像这样,诚实地向他说明。
如果孩子索要的不是高档的玩具,而是谁都买得起的零食,那又该如何应对呢?
是不是无论什么都不给买?这可能正是妈妈们犯难的地方吧。
恐怕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有的家庭就是奉行“什么都不买”的政策。不过在走进商店之前,最好跟孩子说定:“今天我们不买零食,好不好?”如果孩子能如约遵守,那就要好好表扬他一番。
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带着孩子逛商店,光是让他饱饱眼福却什么都不给买,未免有些残酷。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时,恐怕连大人自己都想要这要那的吧。
我倒是有个方法:限定金额,一样只买一个。既不是全面禁止,也不是毫无限制,而是“部分允许”——在某个范围内就可以买。这样不仅让孩子心里好受,还能培养他的经济观念。
假设上了小学后,学校组织郊游,那就有了买零食的机会。那些从来没有买过东西的孩子就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好。跟他讲“预算是50元”,他也不知道50元能买多少零食。
而那些在买东西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孩子,就知道在同等价位下选择那些看起来更多的零食,甚至还能迅速地计算出到底能买多少个。
因此,我建议带孩子逛街的时候,事先告诉他只可以买50元或100元的零食,至于买什么,可以由他自己挑选。
此外,为了深入培养他对金钱价值的认识,可以施行零花钱制度,一天给个十几二十元。或者是让他帮忙做家务,做一样就给10元的报酬。不过在这个时候,应当设定报酬的最高上限。
通过这些经历,就能教给孩子金钱的重要性,以及培养他购物的能力。也许有的家长认为每次出去都得给他买东西,这样花销太大,那我建议您可以试试电话或者网络购物。虽然可能要花上一些手续费,但跟带孩子逛街比起来,能省下不少费用和时间。希望大家都能灵活掌握各种方法。
带孩子逛街的时候,他可能哭喊着“要这个”、“要那个”;明明刚买完圣诞礼物,过了一个星期,又缠着你买新的玩具……如果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索要东西,那就证明之前关于“忍耐”的练习还不够。想解决问题,首先还是得先存上“心灵储蓄”。
如果孩子的物欲特别强,他的本意可能并不是想要某种东西,而是想要父母的宠爱。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不管你在他身上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东西,他的内心还是不会满足。缺乏踏实感和满足感,只有不满的情绪在一直滋长。所以,才会接二连三地做出让家长头疼的事情。
“既然他想要那就买”,这样的心理可是要不得。应当努力去正向增加孩子的“心灵储蓄”。孩子变得踏实稳重了,就不会总哭喊着让你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