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类,属于偶蹄目、鹿科、鹿属。它们的学名是Cervus nippon Temminck,英文名为Sika Deer,中文别名有花鹿和鹿。
梅花鹿的外形特征明显,体长在125至145厘米之间,尾长约为12至13厘米,体重在70至100千克之间。它们的头部略显圆润,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睛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耳朵长而直立。颈部较长,四肢细长,主蹄狭尖,侧蹄小。尾巴较短。
梅花鹿的毛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它们的毛色为棕黄色或栗红色,无绒毛,背脊两侧和体侧下缘有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状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毛色呈烟褐色,白斑不明显,与枯茅草颜色相似。颈部和大耳朵呈灰棕色,一条黑色的背中线从耳尖贯穿到尾基部,腹部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块,周围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为白色。
梅花鹿的角特征也很显著。雌性梅花鹿无角,而雄性梅花鹿具有一对雄伟的实角,角上共有四个分叉。眉叉和主干成一个钝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叉和眉叉距离较大,位置较高,常被误以为没有次叉,主干在其末端再次分成两个小枝。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
梅花鹿原产于亚洲东部,现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过去在中国各地广泛分布,但现在仅存于吉林、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广西等有限的几个区域内。台湾也有一个特有亚种。
梅花鹿主要生活在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它们的习性是晨昏活动,生活区域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季,它们多在半阴坡活动,采食栎、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乔木和灌木的嫩枝叶及刚刚萌发的草本植物。夏秋季迁至阴坡的林缘地带,主要采食藤本和草本植物,如葛藤、何首乌、明党参、草莓等。冬季则喜欢在温暖的阳坡活动,采食成熟的果实、种子以及段裂各种苔藓地衣类植物,间或到山下采食油菜、小麦等农作物,还常到盐碱地舔食盐碱。
梅花鹿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听觉、嗅觉均很发达,视觉稍弱,胆小易惊。由于四肢细长,蹄窄而尖,因而奔跑迅速,跳跃能力很强,尤其善于攀登陡坡,那连续大跨度的跳跃,速度轻快敏捷。
梅花鹿的繁殖习性是大部分时间结群活动,群体的大小随季节、天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变化,通常为3至5只,多时可达20多只。在春季和夏季,群体主要是由雌兽和幼仔组成,雄兽多单独活动,发情交配时归群。每年8至10月开始发情交配,雌兽发情时发出特有的求偶叫声,大约持续一个月左右,而雄兽在求偶时则发出像老棉羊一样的“咩咩”叫声。
梅花鹿的经济价值很高。据记载,服用鹿茸有“补精髓、壮肾阳、健筋骨”之功。认为“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长,筋次之,骨最难长。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坚。惟麋鹿角自生至坚,无两月之久,大者至二十余斤,计一日夜须生数两。凡骨之生无速于此。虽草木易生,亦不及之。此骨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益精髓也。”古人认为鹿角骨质生长迅速,是有某种特殊的物质在起作用。有分析和临床证明,鹿茸含有内分泌素鹿茸精等,有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作用,被认为是滋补强壮药物。
梅花鹿的种群现状是历史上捕捉猎杀过度,野生数量极少,现在人工养殖种群已达数十万只。梅花鹿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