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指人类社会行动在社会关系中的评价(《责任动力学》——方志良著)。
请注意,
说某某人有什么什么责任,
就是在对他/她进行评价,所以孔老夫子常常教导我们要慎言。
上图中:
X轴(驱动力)=社会行动
Y轴(约束力)=社会关系
第二,责任的内涵包括了四个象限构成的四种责任。
1、角色责任
通俗说法称为:必须做;
从矩阵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角色责任由显性约束力和外驱动力构成,
显性约束力可以简单理解为法律和制度,
外驱动力可以简单理解为法律、制度的驱动以及他/她人需要所带来的动力,
比如,
你上班迟到了,
你的责任是(公司对你的评价):你违规了。
违规一般会受到惩罚,
因而责任符号标记为:R1(-1),
用符合的好处是可以概括、说明、解释、研究所有类似的行为,
像抢劫、闯红灯、不戴安全上岗、在禁区吸烟、不服从命令等等,
均可标记为:R1(-1)。
反之,
你没有迟到,
你的责任是(公司对你的评价):你的出勤行为一切正常。
没有违规,
因而责任符号标记为:R1(0),
这个0的意思就是什么都没有代表正常。
2、能力责任
通俗说法称为:努力做;
从矩阵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能力责任由显性约束力和内驱动力构成,
显性约束力可以简单理解为法律和制度,
内驱动力可以简单理解为法律、制度的驱动以及自己的内在需要所带来的动力,
比如,
你培训考试得了60分,
你的责任是(公司对你的评价):你的成绩虽然及格了,但得分一般,水平差。
责任符号标记为:R2(L),
这个L是指低的意思。
反之,
你培训成绩得了90分,
你的责任是(公司对你的评价):表现出色/优秀。
责任符号标记为:R2(N),
这个N是指高的意思。
3、义务责任
通俗说法称为:应该做;
从矩阵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义务责任由隐性约束力和外驱动力构成,
隐性约束力可以简单理解为道德和观念,
外驱动力可以简单理解为道德、观念以及他/她人需要所带来的动力,
比如,
你帮助老大爷过马路,
这个行为显然符合当下的社会道德和观念的要求,
同时也满足了老大爷想要安全过马路的需要,
所以,
你的责任是(社会对你的评价):你是个好心人、热心人。
因而责任符号标记为:R3(+1),
这个+1读正一,
是指增值的意思,
你帮助了人家,
正如佛家所说,
就是在给自己积福报,
这个福报虽然看不见,
但在评价人心里你已经获得了一次加分。
类似的典型行为有,
熟人见面打招呼、给顾客一个微笑、递工具的时候把手朝人、上电梯的时候帮人按楼层、看望病人的时候说些开心的话、主动捡拾公共场所有的垃圾、工作上主动配合等等,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义务责任是我们这个社会亟待提高的重要内容。
反之,
别人摔倒的时候,
你使冷眼、看笑话,
你的责任是(社会对你的评价):冷漠、麻木。
责任符号标记为:R3(0),
这个0的意思依然是什么都没有表示正常,
为什么说是正常呢?
因为人们在履行道德行为时,
没有法律和规定的强制,
所以,
你做了就获得增值,
不做别人拿你也没办法,
这也是人类社会构建文明秩序的难点和关键。
大家都知道同为华人社会,
新加坡这个国家美得像个大花园,
整洁、有序,
可构建这些表现的条件却是把一部分道德(隐性约束力)变成了法律(显性约束力),
比如,
冲马桶,
据说上完厕所不冲马桶,
一旦查实就会被处罚。
新加坡的处罚有多严厉,
你可自行脑补,
看看什么叫凶悍。
你可能还会问,
我们中国也学习新加坡不行吗?
你稍微动脑想一下中国有多少三、四线城市,
农村暂且不算,
你就知道检查违法行为的成本有多大,
国家太大,
人口众多,
这也是国情使然,
所以,
目前许多事情依然需要道德来约束,
说白了,
有些事情你凭良心办吧。
4、原因责任
通俗说法为:选择做;
从矩阵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原因责任由隐性约束力和内驱动力构成,
隐性约束力可以简单理解为道德和观念,
内驱动力可以简单理解为道德、观念的驱动以及自己的内在需要所带来的动力,
比如,
你抢救落水儿童,
你的责任是(社会对你的评价):见义勇为。
责任符号标记为:R4(C),
这个大写的C是指
利他的意思(也称大我)。
同样,
对应的行为就是利己,
责任符号标记为:R4(c)
这个小写的c是指利己的意思(也称小我)
这里有个问题,
见死不救属于什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