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字道济,一字说之,是中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出生于公元667年至730年之间。他出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县),但家族世代居住在河东(今山西永济),后来迁居洛阳。在武后选拔贤良方正时,年仅弱冠的张说表现出色,对策夺魁,被授予太子校书一职。他的官途起伏不定,曾因违背旨意被流放到钦州,但在中宗即位后又被召回。在睿宗朝,他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重要职务。玄宗开元初年,他因不附和太平公主,被免去了执政职务,但后来再次被任命为中书令,封为燕国公。张说曾外放担任相州和岳州等地的刺史,后又召回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直至中书令,最后晋升为右丞相,乃至尚书左丞相。他的谥号为文贞,一生共三次担任宰相,掌管文学事务长达三十年,被誉为开元前期的文坛领袖。他的作品集《张燕公集》共有30卷,其中武英殿聚珍本《张说之集》25卷和《四部丛刊》影印的明嘉靖丁酉本《张说之集》各25卷,至今仍有广泛流传。
在张说的文学创作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如他笔下的“(争)”字,以其生动性描绘了游子归家的急切心情。在另一处,他通过拟人手法,赋予秋风以人的情感,以秋风的抱怨来隐晦地表达内心的烦恼,这种含蓄而富有深度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文字更加耐人寻味。
扩展资料
《蜀道后期》是唐代张说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写作者力争按时回到洛阳,不料情况突变,秋前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心中怅惘,可想而知,作者却绕开一笔,埋怨秋风无情,不等自己抢先到洛阳去了。这样就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把本来无情的秋风人格化了,借抱怨秋风,抒发心中烦恼,含蓄委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