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点评鉴赏-百科知识-春风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萧萧点评鉴赏
时间:2024-12-23 16:28:17
答案

小说《萧萧》以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的习俗开场,描绘了主人公萧萧十二岁出嫁的成长经历。沈从文用平和的笔触,为故事定下了自然与原生的基调。萧萧的成长并未受到教育的束缚,她对婚姻制度和礼法的反抗是出于本能而非自觉,她的成长与制度间的冲突在细节中悄然展现,如她对丈夫和花狗关系微妙的变化,反映出她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快乐交织。

尽管萧萧没有受过教育,她的生活受到了婚姻制度的深深影响。沈从文通过“沉潭”或“发卖”的情节,展现了传统礼法的严厉,但萧萧的家人选择了温和处理,使得她暂时避过了危机。小说中,人性的力量在与制度的对抗中取得胜利,沈从文通过萧萧和家人以自然人性面对生活的态度,揭示了人性的美和爱的永恒主题。

然而,小说中引入的“女学生”象征着另一种力量,她们代表着自觉的反省和反抗,与小说中的人性力量形成对比。沈从文通过模糊的叙述,暗示着教育可能带来的启蒙和对传统束缚的突破,但这种可能性在小说的世界中并未明确实现,而是留给读者思考。小说《萧萧》以其独特视角描绘出农人的生活,展现了沈从文对于人性、传统与教育的深刻洞察,是一部富有启示性的作品。

扩展资料

《萧萧》沈从文短篇小说,写于1929年,最初刊于《小说月报》21卷1号。是一篇描写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的小说。作品带有田园牧歌般的情调。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