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1:
no
中国香港钱币的歴史资料 一八四一年订立的南京条约
使中国香港成为英国的海外属地
英国自此管治了中国香港一百五十六年
直至一九九七年
中国香港才回归中国。但刻具"中国香港"的钱币却直至一八六三年才出现。 在一八六三年
一个法案通过使中国香港能有自己的钱币
以便当地使用。于是中国香港脱离了英国的标准币制
改以银为本位
发行了三种面额的硬币
这包括一毫银币、一仙及一文的青铜币。细小而有孔的一文(一八六六改称一千)
即千份之一元
因一直不受欢迎
在一八六六年后停止铸造。 一八六六年
英国皇家造币厂在中国香港的铜锣湾成立了分厂
在第一年即铸造五种不同的银币。它除了铸造以前由伦敦供应的法定一毫银币之外
新增铸了一元、半元、一毫及五仙等银币。这五种银币加上由英国铸造的一仙及一文铜币
因之在一八六六年
便有七种不同面额的硬币同时发行。中国香港造币厂在开设两年后
由于印有维多利亚女皇肖像的中国香港银元并不受中国人欢迎
这造币厂的生产日渐低落
因此
这铸币厂经过短短两年的生产
便在一八六八年关闭
厂内的机器亦被拆卸
卖给日本。一元及半元银币遂亦停止生产。 中国香港造币厂关闭后的四年间
硬币的供应完全断绝。一八七一年后
英国恢复铸造面额较小的银币运港
一仙铜币亦在一八七五年恢复生产。这些中国香港辅币
最初虽不被信任
但终于在中国南及开放口岸流行起来。但是由于种种因素
差不多所有在一八八五年以前所铸造的中国香港银币
流传下来稀少得很
有些年份的银币简直极为罕见。 一九零二年
爱德华七世登位
中国香港共发行了印有他的肖像的五种面额的硬币
包括银质的五、二毫、一毫、五仙
及青铜质的一仙。在这期间
由于银价大涨
*** 减少发行银币
所以铸造量较少
现在有证据在一九零五年没有正式发行银币
所以该年的一毫和二毫银币都成了大珍品了。 一九三七年英皇乔治六世登位时
两种纯镍质的五仙及一毫硬币开始发行。它们的体积及重量
均比以前发行的稍大
并设计有一种 "安全边"
使人难于伪造。此设计一直采用至一九六零年代。 在一九四一年
因与日本宣战
当年铸造的五仙镍币以及一仙铜币没有正式发行
铸成的数量虽然不少
现在却极为罕见。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的沦陷期间
日本纸币成丁中国香港贸易的唯一媒介
而所有市面的硬币存贮
都搜藏没收
运往日本
经融解后作普通金属应用。这些给融掉的硬币极可能包括英国在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五年间铸成的贸易银元 (这些银元并未有普遍流通)及一批一九四一年的一仙铜币。因之
这些硬币铸成的数量虽然不少
现在却十分罕见。 战后
因为缺乏硬币的贮备
*** 发行了大量的自一仙至一元面额的纸币
以作补救
而较大面额的纸币
则依据战前的措施
由中国香港上海丰银行、渣打银行及有利银行印行。 在一九四八年黄铜和镍合金的硬币开始铸造。一九五一年发行红铜和镍合金的五毫。一九六零年又发行了同样合金的一元。 在一九 *** 年
皇家造币厂未能如约铸成足够数量的一毫和五仙的硬币
中国香港 *** 逼于再次发行丁一毫和五仙纸币以供农历新年期间应用
是该等纸币最后一次发行。当年铸造的五仙硬币现在已十分罕见了。 一九七零年以后发行的硬币
都不再采用 "安全边"
只用"凸边"
俗称"狗牙边"。 一九七五年 *** 接纳钱币检讨委员会的建议
决定发行新的贰毫、贰元
和五元硬币
并将五毫黄铜和镍合金铸造
而它和一元硬币的体积和重量略为减少。并改选新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一一世肖像作为钱币正面的图案。全套共有七种不同面额的硬币。一九七五年五月发行面额一千元的金币。这是中国香港货币史上中国香港 *** 为纪念英国伊利沙伯二世女皇首次访问中国香港
首次发行法定金币。 从一九七六年龙年开始直至一九九七年才完成发行一整套十二只的中国香港 *** 按年发行十二生肖面额一千元的金币
金币
*** 把部份发行收益拨作慈善用途。 一九七零年度末
*** 为减低铸造钱币的成本
发行体积和重量大大缩小了的一毫
旧式的大型一毫虽然在一九八零年铸造了二千四百万枚
但 *** 最后决定取消发行
现在市面只发现数量很少的样本
已成为珍品了。 从一九九三年开始
中国香港 *** 为配合中国香港于一九九七回归中国
发行以中国香港市花洋紫荆取代英女皇肖像的钱币
但有英女皇肖像的钱币于一九九七回归后
依然可以作为中国香港法定钱币。 现今流通的硬币则共有六种面额:一毫、二毫、五毫、一元、二元及五元。
参考: artclub/coin/coin/coinhistchn
中国香港硬币于1863年开始发行,曾由铜锣湾糖街的中国香港铸币厂铸造,但产量少,最后于数年内倒闭。 1997年中国香港 *** 移交之前,市面流通硬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上铸有英皇头像,曾一度成为收藏对象。1993年起, *** 逐渐收回旧硬币,以背面上为中国香港市花洋紫荆的新硬币代替,并推出俗称「金银闰」的10元硬币(只在1994年及1995年发行)。但英女皇头硬币仍为合法货币,与新硬币同时流通。1997年曾铸造一批以上述六种币值的纪念币。 1997年,中国香港通用的电子收费系统八达通面世,并迅速普及,使硬币使用量大跌。因此,自1999年起,中国香港便再没有新硬币发行。 中国香港最初的纸币是由1845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的东藩汇理银行发行。在1935年 *** 通过货币条例以前,很多银行都有发行纸币,但这些纸币主要作商业上的交易。 *** 只接受部分特许银行的纸币为合法通货。1935年以后, *** 授权中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利银行(其后被汇丰并购)及印度新金山中国渣打银行(1956年易名为中国香港渣打银行)发行5元以上的港元纸币。而面额1元及以下的港元纸币则由中国香港 *** 发行( *** 曾短暂印行1仙、5仙和10仙(1毫)钞票,以补充市面辅币之不足)。 1960年中国香港 *** 停止发行一元钞票,另外由1959年开始,汇丰和渣打的钞票面积缩小。1974年有利银行停止发行100元钞票,至此中国香港发钞银行只有两家。而中国香港 *** 在1976年发行5元硬币后,两家银行的5元纸币停止发行。1985年开始两家银行的钞票面积再度缩小,「大棉胎」钞票不复存在。1993年汇丰和渣打为配合中国香港 *** 移交,于是更改钞票式样,取消了带有殖民地色彩的设计。另外 *** 亦于当年起发行10元硬币,中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自此不再发行10元纸币,而渣打银行亦于1995年后停止发行10元纸币。后来,1994年中国银行中国香港分行(今中银中国香港)亦成为中国香港其中一间发钞银行。 *** 原来的意思是用10元硬币来取代10元纸币,但市面上民众对10元纸币的要求仍然很高:一来因为10元硬币很重,二来每逢过农历新年之时,不少人都爱用新纸币来封利是,而为免被觉得寒酸,很多人都只会在利是封放钞票而不放硬币。加上,自从亚洲金融风暴,中国香港经济每况愈下,不少民众要求 *** 恢复发行10元钞票。另一方面,亦由于10元硬币很容易被伪造,在发行后数年间 *** 及银行都收到不少假硬币,当中更不乏大量生产的个案。于是 *** 在2002年起,再度由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行10元纸币,但另一方面,中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及渣打银行不再发行10元纸币后,开始大量发行20元纸币。现时以钞票编号计算,20元纸币发行量最多,其次是100元纸币。 *** 在1975年前曾发行1分的纸币,其目的为方便找赎及用作缴付公共服务账单的仙额。这些纸币在1975年10月1日之后不再被接受为合法货币。 2007年7月8日,金融管理局发行10元塑胶钞票(胶钞),是中国香港首次发行胶钞。
参考: zh. *** /w/index?title=%E9%A6%99%E6%B8%AF%E7%A1%AC%E5%B9%A3&variant=zh-同zh. *** /w/index?title=%E9%A6%99%E6%B8%AF%E7%B4%99%E5%B9%A3&variant=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