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好处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向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资料,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祭神祭祖简介: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祭祖加强了家庭成员、家族成员的情感联系,中国社会里宗族力量一直强大,与之相应的作为宗族思想的直接体现的祖灵崇拜也一直兴盛,加上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的政治影响,祭祖成为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
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安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
春节祭祖是一年里最大规模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二十二引《富平县志》云:每族溯宗祖数世者,共为图像,名曰神轴。元日,子孙会拜。
回家还要分别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谢祖先功德(所谓“慎终追远” ),并祈求祖灵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幸福。当然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关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