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的《天净沙•》被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将它列为元人小令的“最佳者”,《秋思》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它具有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虚实相生的含蓄美、韵味无穷的余味美,蕴涵深厚的审美魅力。
原诗如下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鉴赏
“诗中有画”是衡量古代抒情小诗意境美的重要标准。《秋思》视觉空间感很强,有近景: 枯藤、老树、昏鸦; 有中景: 小桥、流水、人家;有特写景:古道、西风、痩马;有远景:夕阳西下;有全景:人在天涯。
诗人将各个画面联系为一个整体,构成一幅游子天涯流浪图,给读者的想象造成将镜头逐步推远、淡出的感觉。该诗时空层次感极为鲜明,意象组接有序,空间方位感、立体感鲜明,以近景、特写景强化了视觉冲击力,能给人造成诗中有画的美感。
其次,《秋思》整首诗的画面就像古代文人的一幅水墨山水,既写出了秋景的满目苍凉感,又衬托出游子远行在外的悲凉境遇。
其三,《秋思》所选意象动静结合,既写出了秋天西风凛冽的景象,又显示出游子在外远行的疲惫境况,还能以境的流动感暗示天涯游子律动的心情。所以,诗境具有灵动之美,也富有情感变动的寓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