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蝉鸣空桑林作品鉴赏-知识大全-春风百科
> 知识大全 > 列表
塞上曲·蝉鸣空桑林作品鉴赏
时间:2024-12-23 11:53:02
答案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这四句描绘了边塞秋日的凄清景象,寒蝉、桑林、萧关与秋草共同构建出一幅肃杀的画卷。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为后文的反战主题奠定了沉郁的基调。他以戍边战士为描绘对象,寄寓了深深的同情,他们的命运如同王翰笔下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充满了英雄的无奈与悲壮。

幽州和并州,作为唐代边疆的象征,见证了众多读书人的豪情壮志,他们渴望在马背上建功立业,宁愿为百夫长也不愿做书生。然而,诗人在此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些怀揣大志的年轻人,最终却只能在沙尘中老去。这种对比加深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的结尾,诗人讽刺那些自诩为游侠,夸耀坐骑,四处惹事的市井之徒,以此揭示对炫耀武力、无视民生的风气的不满。在这看似对“游侠儿”的贬损中,实际上蕴含了作者更深层次的反战情感,对英勇而悲凉的战士命运的同情也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建安诗风的慷慨与汉乐府的直接表达,对边塞生活的描绘既展示了悲凉的景色,又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同时对浮夸的社会风气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扩展资料

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是别树一帜,颇为人们称道的。这一首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的《塞上曲》,就是很有特色的作品。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