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是雨果在一个大变革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故事的背景是19世纪的法国,这同样也是雨果所处的时代,封建资本主义与共和思想激烈碰撞,激荡出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绚烂,而这部作品正描绘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下平民百姓的生活,结合了时代背景,塑造出一系列丰富立体的人物,使之经久不衰。
冉阿让是本书的中心人物,也是代表正义的一方。他的正义不是因为贫穷去偷面包而入狱,而是在神父的提点下能够知错就改,并竭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这正是雨果所表明的立场。冉阿让的正直与果敢让他在这个混乱的世道艰难生存,他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人的眼中是那么的可笑与愚蠢,他的经历让读者为之唏嘘不已。何为“悲惨世界”,那便是一个悲壮时代里一个小人物为生活而摸爬滚打,为了正义却被强加以“罪恶”之名,为了心中的善,甘愿做扑火的飞蛾向光而行,最终与光明融为一体。
在作品中,神父出现的次数虽然不多,但却起到了使冉阿让人生产生转变的作用。他原谅了冉阿让的偷窃行为,并告诉他如何走向正道,在这一刻,冉阿让变了,他正由一个恶人逐渐向一个善人靠拢。
命运的第二次转折是一次乌龙事件。那时的冉阿让已经铭记着神父的教诲,成为了一位在人们心中很有威望的市长,而就在这时,一直追捕他的警察沙威也来到此,逮捕了一个同冉阿让相貌极其相似的人。这时候,抉择来了,是任由沙威带走那个无辜的流浪汉,还是去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本人?他犹豫了,但良心却过不去,于是他再次入狱。
关于冉阿让,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是代表共和派的,而与之相反的,代表旧的封建势力的,就是那个发誓一定要逮捕他的警察沙威。
都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沙威并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属于“恶”的一方,反而,他觉得自己是在惩恶扬善,是在使犯法的人伏法。而这一点正是最可悲的。他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是“恶”的一方,但在一次次的追捕冉阿让的过程中,他感到了困惑与迷茫,他的信仰是否是对的?他尽忠职守难道是错的?所以,在冉阿让最后放他走的时候,他震惊了,甚至希望冉阿让能一枪结果了他,但是那个被自己束缚了一辈子的人却转身离开。那一刻,他的信仰崩塌了。于是,无法接受信仰背叛的他自杀了。这倒也算是个正常的结局,甚至能够引起读者的一点同情。
其他人,比如妓女芳汀,为了养活自己的女儿而受尽欺辱,再比如珂赛特和她的男友,代表着新生代的共和力量,也代表着善良与温暖的传承。而那些底层的百姓和高高在上的剥削者,又何尝不是当时社会的等级分层。
雨果用他的笔去记录生活,去宣传思想,这才有了这部引人深思的《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