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族:苗族音乐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和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的蚩尤部落,活跃于中原地区。苗族传统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和祖先。他们的节日众多,除了传统节日和祭祀节日,还有与食物相关的节日。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苗年,而牯藏节(每13年举行一次)同样重要。
2、僳僳族:僳僳族在唐代被称为“栗粟”,最早居住在让芦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后来,由于战争等因素,他们逐渐迁移到云南怒江地区定居。1985年6月11日,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成立。僳僳族的主要节日包括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和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最为紧张刺激,其目的在于培养僳僳人“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
3、门巴族:根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县、林芝市、错那县等地,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遵循藏历,节日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他们会宰杀牛羊,准备丰盛的酒菜,款待宾客。藏传佛教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门巴族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4、达斡尔族: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意为“开拓者”的达斡尔族,其族源是契丹。在17世纪中叶,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他们打响了反抗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将春节称为“阿涅”,并将其视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是“黑灰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互相涂抹黑灰,认为这能带来新年的好运。
5、阿昌族:阿昌族主要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由于居住地的不同,他们有不同的自称,如“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解放后,统一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的传统集会,通常在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最初是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此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扩展资料:
1、中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尤其是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等自治区以及自治州、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但这些地区也有一定比例的汉族人口。
2、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西部和边疆地区。全国有11个省区是56个民族的聚居地,占携亩全国省区的35.5%。尽管分布广泛,少数民族人口仍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边疆地区。中国的陆辩滑森地边境线长达2万公里,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