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甲胄为何远胜西方
从材质上区分,中国古代的铠甲可分为皮甲、铁甲和棉甲。这里首先展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皮甲,皮甲在那个时候是非常流行,防护效果很好的一种盔甲。
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一个一个甲片做成的,这种甲片一般都是用犀牛皮或者水牛皮,经过处理以后模压成一片一片的。有肩膀上的这种月牙形的,也有身上的那种长片形的,然后通过绳索把它们编织成一套铠甲衣服,如此一来,穿在身上更便于运动。
旁边可以看到一个铜胄,甲胄里的“甲”一般是指穿在身上的铠甲,“胄”就是指头上戴的防护用具也就是头盔。
这些铜胄是青铜的头盔,而这一套皮甲上面是一个皮甲的头盔,两个比较起来哪一个防护效果更好呢?可能有的人会以为青铜的铜胄防护效果好,但其实很多情况下不是这样的。
因为中国古代皮甲的工艺和制作水平相当高,铜胄它虽然可能防一些弓箭或者是利器的刺杀,但是它对于钝器的打击或者是刀劈斧砍相对来说防护效果不是很好。
皮胄在这一方面防护能够更好一些。大家可以看到在皮胄的顶上有一个圆孤状的棱形的凸起,这个凸起就像是拱桥形。
一旦有狼牙棒或者是锤砸击在这个上面,它会有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头部不至于受到猛烈重物的冲击,从而让将士不受到纯器的伤害。
在中国古代,皮甲都是一片一片模块化生产的,一旦有损伤后可以拆下旧的换上新的,马上修复重新使用。到了汉代以后随着铁制兵器的发展,过去的皮甲已经不太适应防护需要了。
这个时候逐渐就出现了铁质的铠甲。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是几种铁质的铠甲。这种相对来说甲片比较大还有一点那种皮甲的痕迹,它也是由一片一片的甲片组成,然后通过绳子把它编织成一个能够适合身体运动的铠甲衣服。
随着工艺的越来越高,甲片就会做得越来越小,变得越来越细密,穿着起来也越来越舒适,防护力相对来说越来越高,当然成本也越来越高。
总体上来说其实这种鱼鳞甲比西方国家延续几百年上千年后的板甲要好一些,因为它更适合大批量生产而且适合维修和更换。
板甲一旦损坏很难更换新的,另外板甲的生产速度远不如这种鱼鳞甲这种一片一片标准化、模块化的便于生产。
到了明末清初随着火器的发展,过去的铠甲也开始有点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开始流行起了这样的棉甲,对于冷兵器的防护效果它未必比铁质的铠甲好,但是它对于火器的防护效果相对好一很多。
因为那个时候的火器发射出的还是球形弹丸,穿透力不高。而这种棉甲就像一个棉被一样,弹丸射上去以后得到了比较好的缓冲,这样就不容易伤害到后面的身体。
大家可以看到,清朝的清军士兵穿着这种棉甲显得比较宽大。这样离身体有一定的间隔,就能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棉甲上一个个小圆的突起是铜泡,实际上在它的后面钉有一个小的铁甲片,所以棉甲不是完全由棉布制成,他的里面其实也是有金属的铠甲铁片的,整体重量也还是比较大。
总体上来说,这种棉甲比纯金属的铠甲防护效果要好一些,特别是在针对火器的时候。同时它比较方便人的随身运动,重量比较轻特别适合骑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