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配音过程中出现的“译制腔”现象,主要源于几个核心问题。首先,配音过程往往直接采用原电影中使用的特定词汇进行翻译,而这些词汇在翻译成中文时可能会显得生硬或不易理解,如“见鬼”、“我的上帝啊”、“愚蠢的土拨鼠”等,这与中文的表达习惯有所出入。其次,配音时需配合电影中角色的口型,这导致配音的速度较快,有时候难以传达出原作中的情感与语境。再者,与我国的传统表达习惯相比,译制片在对话上往往显得更为直接,缺少了国人与陌生人交往中通常表现出的客气与礼貌。尽管老一辈译制工作者在翻译初代译制片时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仍有一些问题无法完美解决,如上述提到的译制腔问题。
然而,译制腔的出现,为我国观众引入了全新的电影观赏形式,打开了视野。它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电影文化,也为后世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译制腔虽非完美,但其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不容忽视。它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观影体验。因此,在探讨译制腔问题的同时,我们亦应对其历史贡献和文化价值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