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腐植酸工业的发展历程,始于1957年吴奇虎在山西燃料化学所的研究,标志着煤炭腐植酸基础研究的起步。1958年,腐植酸类肥料的群众运动兴起,推动了腐植酸的研究与应用。1959至1960年,我国首次开展“土壤有机质的研究”,并出版了关于腐植酸的书籍和论文,如《植物生长刺激素——呼吸肥料》和《土法生产胡敏酸(年产1000吨设计)》。1965年,我国首次公开发表腐植酸基础研究论文,涵盖了化学性质、组搭含氏成性质、褐煤硝酸氧解等。
1974年,召开腐植酸肥料应用经验交流会,国务院发布重要文件支持腐植酸类肥料的开发应用。1975年,全国腐植酸年产量大幅增加,山西、河北、广西、广东四省年生产量达30万吨以上。1977年,召开腐植酸医药应用座谈会,开展提取、分离、分析和结构表征研究。1983年,完成“不同来源腐植酸的工农业应用评价”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1994年,成立“全国黄腐酸旱地龙推广应用中心”,全国政协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知散、原化工部部长顾秀莲为黄腐酸旱地龙题词。农业部发布关于成立全国黄腐酸旱地龙推广应用协作网的通知。1994年9月,召开“生化复合黄腐酸应用技术交流会”。1994年12月,“高纯腐植酸类制剂新技术的开发”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1996年,“煤炭腐植酸的结构性质及其农业应用研究”项目获省一等奖,同时“THAW水处理药剂”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997年,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成立。1998年,多个腐植酸项目通过省级鉴定或上海科委鉴定。1998年11月,“全国腐植酸行业工作会议”召开。1999年,“长效腐植酸尿素工艺开发和农业应用研究”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2001年,“缓释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开发与应用”通过省级鉴定。2004年,“秸秆催化氧化法制取黄腐酸”通过成果鉴定。2006年,“利用腐植酸集成智能型肥料,深化科学施肥项目”专家研讨会召开。2007年,“牛粪降解制取氨基-黄腐酸”科研成果通过鉴定。
至此,中国腐植酸工业经老键历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推广、从单一产品到复合材料、从农业应用到医药领域的拓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我国的农业增产、土壤改良、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扩展资料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简称“中腐协”),1987年6月27日,经国家经济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负责全国腐植酸行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历经四届,现拥有会员单位200多家,遍及31个省、市、自治区。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下设有专家委员会,汇集了全国从事腐植酸研究和开发的一流专家与学者。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协会还成立了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负责全国腐植酸酸医药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