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道德经》,彷佛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大街上随便找个人,就算说不出肯定也都听过几句,什么“道非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什么“上善若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是再往后呢?
不说全文会背诵,我猜大多数人肯定连全文都没有朗读过。包括我自己也是,道德经相关的书买了不止一本,可是的的确确没有从头到尾看过。一般看的最多的就是前面几章,看着看着就碰到晦涩、不能理解的,于是放下、就再也没有拿起来过。
前日受人相邀,在喜马拉雅录《道德经》。想要录音,自己必然要先通读、知其意(时间紧,只能略知其意,断句不错即可)。这一通读,问题立马来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不知道怎么读,这又分了几种情况。
一、生僻字
第一种是生僻字,比如橐龠,埏埴,隳等。生僻字好解决,随手查了就是。
二、通假字
第二种是通假字,最常见的就是“见”通“现”、“知”通“智”这种,但凡有点古文底子的都能知道。
又如“多言数穷”,这个“数”为“速”的通假字,就比较少见到了。
还有一些几乎没遇到过的,比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个“冲”字大家都认识,但是应该鲜少有人知道它是个通假字吧?它同“盅”,读作一声“zhong”,引申为虚。
但通假字好在只要知道了意思,就能确定读音。最难的还是第三种。
三、多音字
多音字又分了若干情况。
1、简单常用的
简单常用的很好判断发音,比如“非以其无私邪”,“邪”读ye;“处众人之所恶”,“恶”读wu;“万乘之主”读作四声的cheng。这些是大家都知道的。
2、根据意思容易判断读音的
还有根据意思很容易判断读音的,如“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根据上下文知道“长而不宰”是“作为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的意思,很容易判断“长”读作zhang。
3、知道意思也不容易判断读音的
还有些情况是你即便理解了意思,也不太好断定读音的。
比如“唯之与阿”,这里的“阿”是怠慢地回答的声音,那这个声音到底读作“a”还是“he”呢?最终,我还是又叠加了含义中的“呵斥”之意,读作“he”。
再如“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意思很好理解“符合道的人,道也愿意帮助他”,但是还是不能确定“乐”读“yao(喜欢、欣赏)”还是“le(乐意)”还是“yue(不亦乐乎)”,最终我还是综合了意思和猜测古人思维选了读作yao。
还有“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意思是以杀人为快乐的人,或者喜欢杀人的人,那么到底读作yue还是yao呢?我索性跟上面一样,都取了yao的含义和发音。
4、不知其是多音字
还有些字由于在现代汉语中只用到一个发音,文言文才有其它发音,所以一般人已经不知道它是多音字了。
比如“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看到“绳绳”你会想到它应该念“minmin”吗?更何况还有小部分人认为就应该采用“shengsheng”的本意和读音。
这么一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读下去,以至当看到“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句,都不敢相信这个“食”就读作shi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这个“孩”是通假字,通“咳”,而“咳”又是个多音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小孩的笑,所以读作二声的hai。也就是又是通假又是多音地转了一圈,它的发音跟直接看到“孩”的发音是一样的。对于只看结果的人来说是一样,但是对于做学问(这么说有点太高大上了,换成“较真儿”吧)、对于较真儿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
道德经作为一部本来就深奥、晦涩的经典,本身就会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因此字的读音也会随之不同。
我在18岁以前属于一切跟随高考考点学习的考生,18岁以后再没学过语文(本科学的物理)。今日初读《道德经》这类经典深奥的古文,有错、误之处还敬请指出。我知道有很多从教者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牛,欢迎指正、交流哈。谢谢啦!
ps:不敢相信自己拿手机敲了150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