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迫害和自己争权夺位的亲弟弟曹植,曹丕可谓是费尽心机,这也体现了古代皇权争夺的残酷,最终曹植被迫害致死,详解如下:
曹丕迫害曹植的过程和手段:
1、世子之争:曹植,字子建。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后又因曹植跟其父曹操征战,打过不少胜战。因此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得立为世子。
2、迫害致死过程: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41岁的逝世在封地陈郡(今淮阳)。陈人仰其诗文,哀其不幸,于城南高地筑陵纪之。因其溢号"思",故称陈思王。今淮阳城南3华里旷野中,矗立着一个高大的蘑茹状土堆,这便是思陵冢,三国陈思王曹植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