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案-百科知识-春风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母鸡教案
时间:2024-12-23 20:50:10
答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母鸡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鸡教案 篇1

  文章摘要: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母鸡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体会母鸡的伟大母爱。

  教学过程: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 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 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 全班交流。/article/

 3 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母鸡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趣味并学唱歌曲。

 2.激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孵化鸡蛋

 2.母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乘着音乐火车去农场

 1.听音乐律动进“农场”。

 2.发生练习:母鸡怎么叫?

 二、母鸡的喜事

 1.聆听第一遍音乐,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和内容。

 教师:今天大母鸡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们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她有什么喜事。

 2.引导幼儿带着问聆听第二遍音乐

 教师:大母鸡是在哪里下的蛋?

 大母鸡下蛋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下蛋以后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3.边提问边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大母鸡坐在哪儿下蛋呀?

 (2)大母鸡下蛋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表现高兴的样子)

 (3)大母鸡生完蛋之后怎么告诉人们呀?

 3.唱唱大母鸡的喜事

 教师:大母鸡想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它“下蛋啦”的喜事,让我们来吧它的喜事唱给大家听吧。

 三、我们一起来“下蛋”

 1.教师当母鸡,全体幼儿当草窝,边唱边表演。

 2.请个别幼儿尝试当母鸡,其余幼儿当草窝。

 3.自由合作表演。

 (1)交代游戏规则:

 自由组合以5个孩子为一组的表演队,一个孩子当母鸡,四个孩子当草窝,边唱边表演。

 (2)幼儿自由组合并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合作游戏。

 四、游戏:母鸡孵小鸡

 1.教师:大母鸡想要有自己的小宝宝了,你们知道它们躲在哪里吗?

 对啦,鸡宝宝躲在蛋里,要鸡妈妈坐在上面孵20多天才能出来呢!

 2.教师当母鸡,幼儿当鸡蛋,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母鸡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猜测和想象故事情节,并能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

 2.学习故事中的动词短句:x过……。

 3.感受和体验故事的诙谐、幽默,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若干;

 2.《母鸡萝丝去散步》课件;

 3.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这幅图上有谁?看,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时候是怎样的?

 二、观察画面,猜测和想象故事情节

 1.观察画面,了解农场里有哪些地方

 2.观察画面,学习故事中的动词短句:“x过……”。

 3.自主阅读,了解母鸡和狐狸之间发生的.事情

 (1)狐狸想干什么呢?母鸡萝丝最终被狐狸吃掉了吗?

 (2)幼儿自主阅读。

 (3)幼儿交流。

 4. 出示画面,引导幼儿讲述。

 (1)母鸡萝丝走过院子,狐狸怎么样了?

 (2)母鸡萝丝绕过池塘时,狐狸怎么样了?

 (3)母鸡萝丝越过干草堆时,狐狸怎么样了?

 (4)母鸡萝丝经过磨坊时,狐狸怎么样了?

 (5)母鸡萝丝穿过篱笆时,狐狸怎么样了?

 (6)母鸡萝丝钻过蜜蜂房时,狐狸又怎么样了?

 5. 回味感悟,给故事起名。

 (1)你觉得是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和怎样的狐狸?幼儿讨论。

 (2)谁能帮这个故事想一个好听的名字呢?

 三、观看动画,体会乐趣。

 四、延伸活动,迁移经验

 狐狸没抓到母鸡露丝,它很不甘心,它还会跟着母鸡后面,那母鸡露丝和狐狸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母鸡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2、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的休止。

 3、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二、活动准备: 音乐,三种不同形象小鸡的图片、胸饰

  三、活动过程:

 (一)《母鸡孵蛋》音乐律动进场。

 (二)学习歌曲,认识3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个小鸡的叫声。

 1、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为什么?

 (2)倾听棒棒鸡的叫声,教师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幼儿模仿。

 (3)想象自己是身体很棒的小鸡,并演唱。

 2、害羞的小鸡——用轻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1)发现与棒棒鸡的图示区别。

 (2)用图示表示害羞鸡的轻。

 (3)害羞鸡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声音是怎么样的?

 3、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1)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教师用笔画出打嗝鸡的叫声。

 (2)听,他在干什么?谁来给他取个名字?

 (3)幼儿学习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4、集体学唱3只小鸡的叫声。

 5、分角色进行演唱。

 6、创编歌词引导幼儿进行演唱。

 7、听伴奏离开活动室。

母鸡教案 篇5

 【学材简析】

 《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善怕恶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设计理念】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母鸡》教学设计以阅读方法的训练、表达方法的习得为主,在阅读方法的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并以阅读方法的深化为延伸点,组织课后拓展性阅读。

 【教学策略】

 《母鸡》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

 2、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3、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收集母鸡的资料,收集有关母爱的古诗、名句,制作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设计意图:阅读提示是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的主导,从提示入手,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略读课的学习,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交流见闻

 你对母鸡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说说。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介绍对母鸡的了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三、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自主阅读,边读边在书上做批注。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通过质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明确的学习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的关键。)

 四、检查自读效果

 1、齐读词语。

 2、提问: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充分的朗读,自主的交流,既强化

 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请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对母鸡的讨厌与喜爱?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2、汇报交流。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先抑后扬,这两个句子是课文板块划分的线索,抓住了这样的关键句,提纲携领,就建构出简约的教学框架。本环节教学中,对于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这一情感变化的段落,设计这个精讲的环节,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提供保证。而其它段落,则是采用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点拨解疑的方式。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教学追求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最后,教师抓住文章中心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

 六、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说说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伸,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异同”入手,不但要注重学法上的迁移、运用,同时也要注重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本组中的《猫》与《母鸡》同是老舍先生的文章,并且所涉及的题材、写作方法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难能可贵的是,两篇文章的情感表达方法截然不同,所以要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七、情感揭秘,升华主题

 1、学完课文后,在你眼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作者仅仅在赞美鸡妈妈吗?

 3、欣赏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片断及母子事例,感悟母爱的伟大。 (设计意图:通过赞美鸡妈妈引申到赞美天下的母亲,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八、拓展延伸,以读引说

 1、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

 2、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说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读说结合,让学生表达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把教育效果引向深入。)

 九、课外赏析,仿写作文

 1、推荐阅读

 屠格涅夫的《麻雀》、列那夫的《母鸡》或其他作家描写小动物的作品。

 2、学学作家

 带着爱去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写写身边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进行恰当地拓展。《麻雀》与《母鸡》的共同点是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不同点是由于作者是外国的作家,所以在语言、表达方法上各有千秋。这样的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同时通过设计写话练习,运用写法,感受母爱,练笔和激情,一举两得。)

 板书设计:

 16、母鸡

 叫声难听

 讨厌 欺善怕恶

 拼命炫耀

 负责

 慈爱

 喜欢 勇敢

 辛苦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