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人物服饰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1)高冠博带 【释义】 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
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出处】 《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2)凤冠霞帔 【释义】 指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
也指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出处】 《潇湘雨》(元·杨显之)第四折:“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
【典故】 姑娘在出嫁时何以能打扮得如此高贵,同皇上的“娘娘”并起并坐,享受这等至高无上的荣誉呢?这里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金兀术南侵临安(杭州),康王赵构不敌金兵而弃城南逃。过钱塘,跨曹娥,金兵仍穷追不舍。
康王于是经奉化直奔宁海而来。到西店境内的前金村时,忽见路边有座破庙,庙前晒场的谷箩上坐着一位村姑。
村姑见康王逃来,急中生智,叫康王藏到谷箩里,自己仍若无其事地坐在谷箩上面。当金兵追到问姑娘是否有人路过这里时,村姑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说,他们向南边逃去了。
金兵信以为真,向南边猛追而去。结果康王躲过了这场杀身之祸。
康王对这位村姑用巧计瞒过金兵,使他绝路逢生,万分感激,当即向姑娘许诺,若有重登皇位之日,她可以“娘娘”的名义,在出嫁时享受坐花轿、戴凤冠、着霞帔的殊荣。不久,康王得救,重归金殿。
他对昔日那位村姑许诺的“金口玉言”铭记在心,于是下旨赐封这位村姑为“娘娘”,在出嫁时可以真正享受凤冠霞帔的特殊荣誉。同时还修建了那座破庙,并亲笔题写为“皇封庙”。
后来乡村姑娘在出嫁时也都纷纷效仿,穿戴起凤冠霞帔。这种风俗遍及浙江各地,这就是人们所美誉的“浙江女子尽封王”的故事。
此习俗流传了800多年,直到解放后才逐渐废止。(3)衣冠辐凑 【释义】 辐凑:车辐凑集于毂上。
达官显贵集聚一处。【出处】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唐·杨炯):“金城北峙,玉关西候,山泽骈罗,衣冠辐凑。”
(4)衣冠云集 【释义】 达官显贵们集聚在一起。【出处】 《玉合记·还玉》(明·梅鼎祚):“丹墀下玉帛星联,绮席上衣冠云集。”
(5)衣冠楚楚(衣裳楚楚、衣冠济楚) 【释义】 衣帽穿戴得很整齐、漂亮。【出处】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6)衣冠济济 【释义】 济济:庄重恭敬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庄重。
【出处】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唐•张昭):“衣冠济济,钟磬洋洋。
令仪克盛,嘉会有章。” (7)短褐不完 【释义】 形容生活贫苦,衣衫破烂。
【出处】 《韩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8)怒发冲冠 【释义】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极端愤怒。【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典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璧玉。
这块璧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
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
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再说,也找不到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使者,到秦国去交涉这件事。
正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有勇有谋,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并首先问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换15座城池。
蔺相如说:“秦国强,我们赵国弱,这件事不能不答应。”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肯把15座城给我,那怎么办?” “秦王已经许了愿,如赵国不答应,就理亏了;而赵国如果把璧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无理。
两方面比较一下,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让他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 就这样,蔺相如带了和氏璧出使秦国。
秦王得知他来后,没有按照正式的礼仪在朝廷上接见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非常高兴,看了又看,又递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
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现在又见他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
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璧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来。
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己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璧送归赵国。
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9)作嫁衣裳 【释义】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出处】 唐•秦韬玉《贫女。
2. 二字的四字成语
二八佳人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二把刀 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二分明月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二惠竞爽 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二龙戏珠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二竖为虐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二桃杀三士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二心两意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二姓之好 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二一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二心三意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者不可得兼 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二缶钟惑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二缶锺惑 指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二话不说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二满三平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3. 描写景物的四字词语和两字词语
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淅淅沥沥,雨声沙沙,细雨淅沥,春雨连绵,雨过天晴,细雨如丝,春雨阵阵,含苞欲放,春光融融,春雨绵绵,春草萋萋,山清水秀,青山绿水,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冰雪融化,春风送暖,春江如练,春意盎然,雪化冰消,东风送暖,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万象更新 ,万紫千红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风和日丽 , 和风细雨, 柳绿花红,气象万千,欣欣向荣 , 莺歌燕舞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春华秋实 , 春兰秋菊, 春光灿烂 , 春风和气,春光漏泄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 孤标傲世,大地回春 ,春花怒放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二字词语:烂漫 莺莺 和煦 艳阳 生机 美丽 绿色 美好
夏天的四字词语: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热乎 热呼 滚热 灼热 炙热 炽热 火热 赤热 齁热(方)焦热 沸热 炎热 酷热 暑热 燥热 暴热 毒热 闷热 郁热 燠热 烦热 湿热 溽热 温热烈日炎炎热浪滚滚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二字词语:炎热 磨人 活力 热闹 绿色 干燥 燥热 烦闷 闷热 清凉 开心 郁闷 翠绿
秋天的四字词语:华屋秋墟,华星秋月,疾风扫秋叶,兼葭秋水,琨玉秋霜 老气横秋,临去秋波,凛若秋霜,利析秋毫,落叶知秋,明察秋毫,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平分秋色,皮里春秋,皮里阳秋,秋波盈盈,秋风过耳,秋风落叶 秋风扫叶,秋风团扇,秋风纨扇,秋高马肥,秋高气和,秋高气爽,秋高气肃,秋毫不犯,秋毫见捐,秋后算账,秋毫无犯,秋毫勿犯,秋毫之末 秋豪之末,千秋人物,千秋万代,千秋万古,千秋万岁,千秋万世,秋实春华,秋收东藏,秋收冬藏,秋扇见捐,
二字词语:凉爽,气爽,风高,凋零 飘零 萧瑟、苍凉
冬天的四字词语: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冰清玉洁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雪虐风饕 朔风凛冽 寒气逼人 雪上加霜 阳春白雪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无冬无夏 秋收冬藏 冬裘夏葛 十冬腊月 冬寒抱冰 雪中送炭 霜露之感 冷暖自知 冷若冰霜 冰寒于水 岁暮天寒 天寒地冻 冰天雪窑 冰山难靠 冰雪聪明 冰魂雪魄 春冰虎尾 凛若冰霜 雪窖冰天 漫天风雪 残冬腊月
二字词语:暴冷。冰冷。刺骨。干冷。寒冷。寒峭。酷寒。冷峭。料峭。清冷。凛冽。凛凛。死冷。严寒。阴冷。瑞雪。暴雪。残雪,风雪,寒冬
湖水等四字词语:五光十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美不胜收 风景秀丽 清澈见底 水平如镜 风平浪静 浮光跃金
波澜不惊 一碧万顷 静影沉璧 浊浪排空 樯倾楫摧 五湖四海 陂湖禀量 鼎湖龙去 鹅湖之会
襟江带湖 浪迹江湖 龙去鼎湖 气吞湖海 三江五湖 叔度陂湖 啸傲湖山
二字词语:宁静 汹涌 滚滚 碧绿 蓝蓝 浑浊 冰冷 瓦蓝 湛蓝 无边 滔滔
山峰的四字词语: 峰峦雄伟 峰峦叠嶂 奇峰罗列 怪石嶙峋 连绵起伏 千峰万仞 危峰兀立层峦叠嶂
二字词语:巍峨,峻岭,连绵,层峦
4. 带杉字的成语有哪些
没有带杉字的成语,带杉字的词语有:
1、杉篱 [ shān lí ]
谓杉树并生环列,障隔居所,犹如篱落。
唐 李商隐 《复至裴明府所居》诗:“伊人卜筑自幽深,桂巷杉篱不可寻。”
2、杉子 [ shān zǐ ]
杉树的种子。
唐 皮日休 《宿报恩寺水阁》诗:“往往竹梢摇翡翠,时时杉子掷莓苔。” 唐 皮日休 《樵火》诗:“山客地炉里,然薪如阳辉。松膏作滫瀡,杉子为珠玑。”
3、杉材 [ shān cái ]
杉树的木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杉》﹝集解﹞引《名医别录》:“杉材(气味)辛,微温无毒,(主治)臁疮,煮汤洗之无不瘥。”
4、油杉 [ yóu shān ]
亦称杜松,条形叶,圆柱形果实,果实成熟时为褐色或紫色。
5、杉船 [ shān chuán ]
一种用桨划的小船。
清 魏源 《筹海篇》上:“我火船攻其一船,则各船之礮皆可环击,并分遣杉船小舟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