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顾名思义就是盛茶水的杯子,茶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
作为盛茶的茶具,茶杯不仅是饮茶的工具,也是文化交流的媒介,还常作为艺术品被收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茶杯的样式和材质也越来越多样化。不锈钢、玻璃、硅胶等现代材质的茶杯逐渐流行,它们不仅具备传统茶杯的功能,还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便携性。同时,茶杯的设计也越来越个性化、艺术化,许多设计师将现代审美融入茶杯设计中,使得每一个茶杯都独具特色。
茶杯的起源可追溯至唐代时期,发展至今,其种类越来越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类型,那么茶杯的分类有哪几种呢?
按大小分,茶杯可分为品茗杯和大杯两种。品茗杯主要用于乌龙茶的品啜,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的。大杯则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
按材质分,茶杯种类多样。陶制茶杯古朴耐用,透气性好,适合用来品尝各种茶叶,尤其是普洱茶等重口味茶叶。瓷制茶杯细腻美观,易清洗,适合用于饮用绿茶、乌龙茶等清爽口感茶叶。玻璃茶杯透明度高,可以直观地欣赏茶叶的色泽和形态,因此非常适合用来泡制各种花草茶、水果茶等。搪瓷茶杯轻便耐磨,适合随身携带,适合在户外或旅游时使用。金属茶杯具有独特的冷峻美感,适合用来品尝冰茶或冷却其他热饮。木制茶杯有一种自然淳朴的感觉,可以搭配一些口味独特的茶叶,例如茉莉花茶等。塑料茶杯轻巧便携,但不透气,建议使用微波炉加热专用型,不要长时间重复使用。紫砂茶杯由于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能够很好地保持茶的香味,是品茗的佳器。
按样式分,茶杯的造型也多种多样。压手杯杯口平坦而外撇,杯腹近乎垂直,自下腹处内收,圈足,造型端庄大气,稳重不失灵巧,入手有微微的沉重之感,握于掌中,撇口正好压住手指,故名压手杯。建盏是建窑烧制黑釉瓷的总称,创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是宋代斗茶的首选茶具,用盏壁的黑,衬托茶汤的白。马蹄杯杯型为敞口,斜削腹,内凹小平底,倒扣去看,形似马蹄,杯壁线条弧度优美,造型稳重而别致,这种茶杯流行于明清时期。铃铛杯形似倒放的铃铛,也叫仰钟杯、“金钟杯”、“磬式杯”,方便手指拿捏,但杯底太小,容易倾倒泼洒茶汤,触碰时要稳。鸡心杯杯型为敞口,口以下内收,瘦底,圈足。杯心下凹,呈深圆涡状,底心凸起,形如鸡心,流行于明代永乐和宣德时期。斗笠杯口大,底小,杯壁斜直,形如倒放的尖顶斗笠,这种茶杯造型简洁挺拔,线条极具几何美感,雅致非常,深受宋人喜爱。几何杯的杯口呈多边形,有四方形,形似粮斗,称为方斗杯,还有五方、六方、八方杯。这种茶杯几何造型,稳重挺拔,棱角清爽,在一众圆润的杯型中,分外惹眼。圆融杯的特点是杯肚外鼓,杯口内收,稳重圆润,聚香拢味。花口杯杯口形如花瓣,造型新颖别致,有葵口杯、荷瓣杯、菊瓣杯等多种。
直筒杯的杯身笔直,形如圆筒,器型简约,干脆利落,尤其适合闻香。高足杯的特点是杯足高举,它是我国典型的陶瓷器物,历代都有烧制,造型不一,元代尤其流行。卧足杯的特点是杯底内凹,无圈足,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流行于明清时期。折腰杯的腰身收缩如折,寓意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现高洁或隐逸的精神。耳杯的杯沿有小耳朵,方便端起,古称羽觞,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汉晋,其后逐渐消失。竹节杯的杯身如竹节,以竹节入杯,自带一种清雅气质,表现君子的崇高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