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自称是个哈迷,喜欢哈利波特,崇拜JK罗琳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昨天和女儿重温哈利波特第一集,她一边看一边说道:“妈妈,你说如果哈利波特和马尔福握手了,后面的结果是否就不同了呢?如果哈利波特先遇到的是马尔福,而不是罗恩,那么哈利波特会不会进斯莱特林?我感觉,哈利波特被罗恩先入为主的言论影响了。如果不是罗恩对他说坏人都出自斯莱特林,那么哈利波特也许就会同马尔福握手,也许马尔福会被哈利波特引导成为一个好人,而剧情就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看着她侃侃而谈,我是欣慰的。因为无论小说或是电影的剧情是什么走向,但至少她对于影片有了属于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在我看来,影片中的四个小孩,因为太小都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三观。而马尔福的表现就是欠调教罢了。因为他塑造的形象所表现的行为特点就是一个不能接受教育,高傲自大的人 。
从头到尾,这小子都是在说自己的事儿,自己的观点,对哈利那边只是浮皮潦草地问一下,然后自说自话。比如:
“你打过魁地奇没有啊?——没有。——我打过,我打得好,我爸爸也夸我,我应该入选球队……”
马尔福张口闭口离不开“我”这个字,总给人一种感觉“别人都太笨了,只有他自己聪明”。
而同样的话题,罗恩是这样聊天的:
“你不知道魁地奇?我来给你讲讲!有四个球,七个队员,是这么玩的……我看过比赛,是这样的……我有钱了要买自己的飞天扫帚……比赛精彩极了……”
相比起来,马尔福和罗恩,一个是吹嘘自己“我好牛逼啊!”,一个是“这东西太好玩了,这么好玩那么好玩,一起入坑吧!”
那么,作为哈利波特这个新生,肯定会选择罗恩作为朋友。毕竟,没有谁会真正喜欢一个趾高气扬,狂妄自大的人。
再说说赫敏,她一开始也给人一种自高自大又好管闲事控制欲很强的感觉,仗着自己是学霸,什么都看不顺眼,什么都管。
但是区别在于,赫敏的这种表现是出于进入魔法世界后不适应而展现的一种过度防御,因为自卑而产生的一种变态自傲,这边缺了那边她要找补回来。她是渴望和别人交朋友,平等交流的。
赫敏的处事方式是:“你学习不如我,我可以帮你呀,读读这本书对你有帮助,我给你制定个时间表……”
马尔福的方式则是:“你不会打魁地奇?我可会,我从小就打,我打得可好了,我应该进球队……”
所以,问题在于马尔福从来没有表达过一点尊重别人的意思,一直都是自己是最正确的,最重要的,自己的认知是最对的,自己的才华是最需要展示的,自己的观点是最需要表达的。
而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有跟他交朋友的愿望?他打心里就认为自己和别人不平等。
所以也就注定哈利波特是不会进入斯莱特林,更不会和马尔福成为朋友。
但这仅仅是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若这不是小说,而是活生生的人物。那么我相信孩子的假设也有可能是成立的。毕竟,他们都是孩子,都可以被改变。即便是成人,是坏人,还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
很开心,也很喜欢和孩子一起聊聊电影,聊聊书。哪怕是看到抖音的一个短视频也可以彼此直抒自己的内心想法。
孩子眼里的哈利波特有着万千的可能,希望她永远可以抱有一颗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