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周六阴D50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58
《庄子》外篇 知北游
七
【原文】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1]。’回敢问其游[2]。”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3]。安化安不化[4],安与之相靡[5],必与之莫多。豨韦氏之囿[6],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罄也[7],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8],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9]!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10]。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11]。齐知之所知,则浅矣。”
【注释】
[1]将:送。这句意思是,不送不迎,听其自然。[2]游:指精神之出入自在。[3]一不化:恒常保持淡漠无心。[4]安:习惯。[5]靡:顺。[6]豨韦氏:远古之帝王。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之园林。[7]罄:诋毁。[8]皋壤:平原。[9]直:但。逆旅:旅舍。[10]能能:能作到力所能及的。[11]至言去言:至道之言去掉言说。至为去为:至道之为去掉有为。
【译文】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听先生说过:‘不要有所送,也不要有所迎。’请问先生,一个人应该怎样居处与闲游。”
孔子说:“古代的人,外表随外物变化而内心却恬静少变,现代的人,内心游移而外表不变。顺应万物而行事的人,内心与外表都宁静不变。任凭外界变与不变,都能泰然处之,非得施与时也不会过当。豨韦氏的苑囿,黄帝的园圃,有虞氏的宫阙,商汤周武的屋宇。身为君子,像儒学墨家的师祖,尚且用你是我非相互诋毁,何况现代的人呢!圣人与物相处而不伤害物。不伤害物的人,物也不能伤损他。正因为无所伤害,因而能够与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山林呢,还是旷野呢?这都使我感到无限欢乐啊!可是欢乐还未消逝,悲哀又接着到来。悲哀与欢乐的到来,我无法阻挡,悲哀与欢乐的离去,我也不可能制止。可悲啊,世上的人们只不过是外物临时栖息的旅舍罢了。人们知道遇上了什么却不知道遇不上什么,能够做自身能力所及却不能做自身能力所不及的事。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本来就是人所不能避免的。那些人强求避免人所不能避免的东西,岂不是很可悲吗!最好的言语是放弃言论,最好的作为是放弃作为。使人无所不知,这种做法就太浅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