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伏案写作中的“伏”字,其意是指身体向前倾靠在物体上,即趴下的动作。
2. 在文字源流方面,“伏”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的金文中,其字形由“人”和“犬”组成,象征着犬只趴在人的旁边。
3. “伏”字的基本释义包括趴下、俯伏,或者形容像狗一样蹲守在人身旁,准备发起攻击。
4. 举例来说,在《庄子·渔父》中,孔子曾伏在车轼上感慨地说:“多么严重啊,由之难的变化!”
5. 另外,在汉代的张衡《西京赋》中也有“伏棂槛而頫听,闻雷霆之相激”的描述。
6. 在《诗经·陈风·泽陂》中,有“寤寐无为,辗转伏枕”的诗句,描绘了一种无所作为,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的情景。
7. “伏”字还可以组成许多词汇,如“蛰伏”(zhé fú),指的是动物冬眠或潜伏不动的状态。
8. 又如“爬伏”(pá fú),意味着趴下或伏倒的动作,常见于《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中。
9. “委伏”(wěi fú)则表示因畏服而收敛行迹,或是被埋没的状态,如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中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