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文,是指讲究韵律的文学体裁
1、韵的起源
说起韵的起源,似乎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说,都不可否定诗韵是历史形成、古人规定、历代延续至今所形成的。
大家都知道,由于地域关系,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读音有很大差别。也就是说,尽管各地语言差别很大,文字却是一样的。这种独有的特点,对于保持民族和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作诗,就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诗是韵文,各地对文字读法不同,就无法统一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好在有许多诗词大家,充分展示个体与群体的聪明智慧,制定出了统一的韵书。对于平仄声,每个字在音韵上具体归属哪个部类,都在韵书里列出来,作出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
虽然韵书在不断的修韵与更新,但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后来所说的诗韵,泛指格律诗用韵,通常是指《平水韵》。
在目前尚未有权威性新韵得到公认的情况下,不少人认为,最好是既按平水韵写诗,又注意回避其中明显与现代普通话相抵触的地方。
2、韵的演变
韵有一个发展过程,最早始于语言和音乐,指声韵、音韵,其后用于书画领域,到宋代则推广到一切艺术领域,并且成为艺术作品的最高审美标准。
用韵的情况,古今有很多不同。隋唐时代如《切韵》、《唐韵》等都分得很细,《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实际用112韵。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颁诏修韵,主要是增字加注,改称《广韵》,用108韵。
宋末金代,金元时合并为106韵。随后,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修订后的韵书最初刊行于“平水”(今山西临汾市)这个地方,
加之王文郁为平水人,因而世人称之《平水韵》。《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其书今佚)。尔后,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集韵之大成,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最后形成《佩文诗韵》,共106韵10235字。如果是喜欢古韵的诗词爱好者,在用韵上建议首选《佩文诗韵》。
总的来说,《唐韵》《广韵》都比《平水韵》严,所以唐宋时期按《唐韵》《广韵》写的诗,自然也就符合《平水韵》了。
因古韵分韵太窄,使用不易。所以,许多人更愿意使用新韵,即以普通话语音来押韵,韵目只有14或18个韵部,这对于初学写诗的人来说,益处很大。为此,建议初学者使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诗韵新编》韵书,也可在网络查询《中华新韵》都很不错,使用非常便捷。
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一看这么多的韵部,一下子头都炸了,也不知道从哪儿入手下,总觉得学古诗太难,太难把握了。其实,如果真正入门了,实际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