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想。
3、让学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薰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1、出示六个成语(指名读)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刻舟求剑 鱼目混珠 亡羊补牢
2、这些词语既是成语故事又是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这样的词语。(板书:滥竽充数)(范读——齐读)
3、这些成语寓言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谁知道?(指名说)
4、《滥竽充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又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故事。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1) 朗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结合上下文,读懂生词。
(3) 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汇报:
(1) 开火车读课文(相机点评)
(2) 文中你读懂了哪些词?(重点理解腮帮、俸禄等词语)
(3) 课文只有一个自然段,你能把它读成两部分吗?并说说理由。(指名说)(板书:齐宣王 齐愍王)
(4) 谁能把两部分的意思分别说一下吗?
(5) 把两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故事 感悟寓意
1、过渡:同是南郭先生,为什么在齐宣王时,混得有滋有味;而到了齐愍王时,就只好逃走了?
2、仔细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细细品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讨论交流:
(1) 出示“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 你读出了什么?(强调“总是”“许多人”“一齐”)
△ 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吗?(指名读——评议——齐读)
(2)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 “混”字读出了什么?
(3) 出示:“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 想象一下,他会怎么装?(练习说话)
出示:“别人---------------------------
他就—————————。”
△ 尽管南郭先生装得像模像样,但内心还是不平静。此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呢?(害怕 担心 紧张 得意)
△ 是啊,起先他可能是紧张害怕的,但他紧张也要装作不紧张,害怕也要装作不害怕,不会吹也要装作会吹。
△ 同学们,由这个“装”你想到了哪些词?(装腔作势 装模作样)
△ 南郭先生啊,你不会居然冒充会,这不是滥竽充数吗?
△ 这样装着装着,居然没人发现,还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 拿到俸禄后,南郭先生又会想什么?
(4) 南郭先生的运气会一直好下去吗?
(5) 出示:“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愍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 你读出了什么?
(6) 难怪听了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7) 出示:“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 从“只好”一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 不逃走行吗?此时的南郭先生心里又会怎么想呢?(指导看图)
△ 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 谁能用“只好”说一句话。
(8) 在逃跑的路上,假如你碰到南郭先生会怎么做?
(9) 同学们,学到这里,这个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10) 的确,做人要踏踏实实,要有真才实学。这就是滥竽充数告诉我们的道理。(板书:真才实学)
(11) 说说身边的滥竽充数的事,找找身边南郭先生一样的人。
四、续编故事 拓展延伸
1、续编故事《南郭先生后传》
附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齐宣王——南郭先生——齐愍王
爱讲排场 装腔作势 用人严格
真才实学
《滥竽充数》教学反思
《滥竽充数》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齐宣王时代,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装腔作势混在吹竽的队伍中充数,骗取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后来齐愍王继位,他喜欢听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走了。寓言揭示了人必须有真才实学,不能靠弄虚作假过日子的道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读通、读懂寓言都不是难事,因此,我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落在了“通过学习寓言,懂得揭示的道理”上。先引领着学生走进文本中去,品味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再跳出文本之外,揭示道理,最后,以续写故事的形式,再一次回到文本中去。在整堂课中,我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一、轻轻松松学寓言
语文新课标要求老师将课堂这个大舞台交到学生的手中,教师要退到幕后。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有精彩的表现,设计一份好的活动单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如同好的剧本对于演员的重要性一样。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能最短的时间内,读通故事,我将故事中难理解的词语“腮帮、俸禄”等提取出来,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释疑解难,为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再通过“接火车”读课文的方式,互相正音,轻轻松松读通、读懂课文。在品读故事、感悟寓意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抓住文本,感悟南郭先生,为什么在齐宣王时,混得有滋有味;而到了齐愍王时,就只好逃走了?再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细细品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课堂的层次清晰,易于把握。
二、明明白白学寓言
学习寓言故事,能读通课文,能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不是就足够了呢?从语文的三维目标来说,还是不完整的。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本堂课值得深思的问题。光凭学生如小和尚念经一样地将寓意背出来,学生只能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说说身边的滥竽充数的事、找找身边南郭先生一样的人”这一环节,学生略加思考,就找出了身边的许多“小南郭先生”,如英语课上,明明不会读,却装出会读的样子欺骗老师,做武术操的时候,不会的动作就混在队伍中装模作样,一个个生活中的例子,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教师的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已经将“人必须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弄虚作假”的道理深深刻在了脑海中,必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有滋有味学寓言
寓言故事虽然短小,但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了这一句“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反复朗读,体会南郭先生的装腔作势,读进南郭先生的内心世界。通过教师多样化的点评,让学生的朗读层层递进。有的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情不自禁地模仿起南郭先生的样子来,已经完全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检测反馈中的续写《南郭先生后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想南郭先生将来的命运。大部分的学生让南郭先生改过自新,学到了真正的本领,成为了出色的人才,这其实也是学生内心美好的愿望。
这一堂课虽然结束了,但带给我的思考还在延续,不管是小小的收获,还是留下的遗憾,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的教育之路走得更加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