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春晖学院听课继续。山东特级教师、北京华樾教育学院毕英春老师执教《司马光》+拓展《道边李苦》一课,40分钟搞定。
毕老师的这堂课,以“册”“典”的演变导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读懂全文,总结司马光是“仁智勇”的机智;读《道边苦李》,对比王戎是“富有理性”的“理智”。整堂课不是逐字逐句的理解,而是整体把握全文,引导学生爱上古文。
2024年11月的和美课堂,崔峦教授执教的《司马光》,读诗猜作者,亮出司马光“七岁好学”的古文翻译版导入,重点放在别具一格的读上:指名读、齐读、师范读、指导读,去标点读,竖排字读、繁体字读、篆体字读——形式变化的背后,既考查学生的朗读与背诵,也让学生感受古文与汉字的魅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至此,学生对于全文的理解也就不难了。教师一点拨,人物形象的解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两位老师,毕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以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多读;崔老师的“反复诵读”,激发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孩子爱上古文。
——读,始终是语文的重点与法宝。
毕老师又花了一个半小时,旁征博引,理论结合实际,道出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身为教师“必须多读书”的紧迫感。
输入程序,计算机都能做出“像样的诗”来,教师不读书,如何体现人文的特性?如何影响学生更多?
数据表明,教师如果教得不得法,教师教的效果不比学生自读的效果好多少,甚至适得其反。引导学生多读、有效读,才是语文的要点与重中之重。
毕老师举自己女儿的事例,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5岁成为家里的“古诗词字典”,清华保送生留学美国后,回北京当老师。没学过教育学的女儿,对课堂与教学的把握赢得前辈的赞美——这就是阅读的魅力,阅读会“做人有品格、做事有质量、生活有品味。”
——阅读的好处远不止于此。
阅读的重要性之声不绝于耳。真正落实并不容易。许多城市、许多学校都已经纳入课程体系且收获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也有许多地区与学校无法真正实施。就我所在的学校,一是阅读课程体系不完善;二是学校要面临太多的任务要完成。对于我自己的班级,我想过推广阅读,却没找到有效的方法且坚持下去,效果并不明显。
7年教学,我是语文老师,自然十分重视阅读。在引导学生阅读和班级建设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爱上阅读,打造浓厚书香氛围。
一年级起,我会自己买书到班上,也发动同学们自愿捐书,成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同学们多看书——课余时间,不少学生愿意在教室里读书,并同学讨论;列出图书角清单(后来这个事就完全是孩子们自己的活了),课间整理、修补图书,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动手护书能力。
写读后感与读书心得是必须的,每周末必有一项作业是“读书1小时,课后记录一篇”,新的一周会挂在班级展示栏、利用课前3分钟分享优秀心得。
二、彩虹花晨读课,开启诗意早晨。
彩虹花晨读课是郑州时朝莉老师发起的阅读系列课程,并通过CCtalk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直播,时间为早上7:40-8:00。周二、四为低段晨读,以现代文小诗为主,适合一、二年级;周三、五为高段晨读,以古诗词为主,适合三至九年级学生。
从2024年9月起,早读听彩虹花成了班级的特色课程之一。以古诗开启早晨,学生积累了不少古诗词,懂得了学习不局限在教室内,网上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试着改编小诗,提高了作文水平。
这是值得拥有的阅读方式。
接下来谈谈我自己的阅读。
小学阶段——
小学起,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不过在农村,几乎没办法弄课外书。那些周末,我只能一遍遍翻看《小学生导刊》《小溪流》等杂志。我总收纳整齐不舍得丢,惹得父亲都看不下去:“看这么多遍,可以扔掉了!”
其次就是作文书和语文课本,正是这样的回环往复和四年级语文邓艾秀老师“每天一篇作文”的要求,我的作文从一窍不通到有起色,有几次成为班级范文,激发了我对写作兴趣,一直至今。
再次读的是《天方夜谭》与《故事会》《益智故事500篇》。这几本书也基本翻烂了,这多是好玩的故事。
最打基础的时候,只有这么多书读!
初高中阶段——
初中读的第一本名著是《鲁滨逊漂流记》,之后是《平凡的世界》与《红楼梦》,高中读《红楼梦》,受“百家讲坛”影响,也看过心武先生《红楼梦》的注解之类的书。
四大名著,其他三本我到现在都看不下去,而《红楼梦》,高中时语文老师在写人物关系图时,才发现我没有刻意去整理,居然对人物关系一清二楚。初高中时,班上的女生开始明着暗里看明晓溪、韩寒的青春小说,我却真的不感兴趣。现在想来,我是属于情窦晚开的类型。
大学阶段——
大学有了充裕的时间和偌大的图书馆,我立志要发奋读书,充实自己,好明事理。却发现,阅读也是需要方法的。没有方法的我,无异于盲人摸象,总入不得门。 文学类的书 ,看了没有多大收获,有些书死活看不进去,《飘》大学期间借了两三回,都不知所云,却在毕业一年后在手机上翻看电子书,终于读通有所获——鱼骨头终于吐出来了,快哉也! 其他类的书, 看完就忘了。
——读书要有法,不得法的话,等于浪费时间。当然,方法需要学习与练习。
工作后——
工作后,我依然想通过看书来提升自己。仍旧会面临“看不进去”的困境。
娱乐消遣类的书, 我也随电视剧热点追过,读的津津有味。在我心里,我总把它们归为“快餐无营养的书”,一段时间后就果断放弃,除非有热点偶尔看之。身边的同事,愿意在手机上看书的,多是这种网络小说。
文学类的书, 这几年来,除了《飘》,几乎想不起还看过名著或对自己有影响的书了。
教育教学类的书 ,理论没有联系实践的话,干巴巴的文字,我看不下去。几年前从校长处借了一本《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不知所云。过段时间再看,联系课堂,终于吸收一点。有收获的是魏书生、李镇西等几位老师的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启发,也在公众号更新过读书心得。
其他类的书, 毕业头两年在省图借过不少,看了也就忘了。
碎片化阅读。 众所周知,就是刷微博、朋友圈、公众号等等——近年来流行的“抖音”,我不喜欢也坚决不看,浪费时间的碎片化!我看得多的是公众号,它如家长里短,看起来有意思,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半年、一年后,根本想不起它们有什么用。真正有收获的,能有20%就要谢天谢地了。
其次是公众号大肆宣传的“ 听书 ”,我在“一修读书”听过半年,快捷方便,但并不像它所说的“半年内脱胎换骨、改变气质、老公对自己刮目相”等那样神奇——太浪漫主义了。
每当看到公众号营销鼓吹大众抓住时代红利,勤奋写作,终能成10万+的写作大V,坐收流量和名利,又有各种9.9元,19.9元等线上写作指导班推送,会有一刹那让我热血沸腾,觉得这是一件自己业余时间可以做的事。瞬间,又让我倍感焦虑:这是卖力不讨好的活,花那么多时间,收效甚微怎么办?既然干不了,就不干了。
在某一天,我突然明白自己为什么总看不进书,最大的原因是:我希望能够快速在书中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和方法。找不到我便焦虑不安,又不肯静下心来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我成不了、也害怕拒绝成为所谓的“才女”“诗人”“书呆子”——这类人处理现实事务的能力比较弱。身边也有那种安心做“才子诗人”的,虽然在某些时候与现实打交道的能力不强,但人家至少有书香气质。
我呢?自认为,并没有书香气质,却有”书呆子的傻气”:比较宅,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抓不到人生一些阶段的重点,做事凭感觉;赚钱能力较弱(必须承认,好多年才发现,这点很重要);理想化,不懂人情世故……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菲儿老师的公众号和更新,突然找到了读书写作的意义——我,先不求它们能带给我多少实在的好处。首先,读教育教学的书,能够解决我会面临的问题,就是好处;写作,能够记录日常所思所想,有所反思,顺便锻炼自己急需解决的表达与逻辑问题,不就感恩戴德了么?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都先统统一边去!
对于公众号文章,不管有多少收获,还是值得一看的。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无聊与困惑,公众号(相当于当初的《读者》与《青年文摘》)即使不能治根本,如果能在某些时刻给人一点启发、一点安慰、燥热不安的心一点抚慰,在无聊时带来一点趣味,又何尝不可?——当然,公众号要有所选择,尽量精华。
人的一生那么长,不必追求每时每刻都要充实有意义。允许有无聊和没有意义的时刻。
对吧?
那么,现在的我阅读, 先从能解决问题、看得进的书读起。
讲究方法、读与写结合;
有时间就读,没时间也不必焦虑。
读得进就读,有些书读不进,先放放,等我和它的缘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