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一书并非聚焦于具体艺术品的展示或评价,亦非单纯讨论中华古代艺术本身,而是深入剖析艺术演变的历史及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变迁。作者强调,艺术发展虽有其内在规律,但更是社会现实与人们意识的真实反映,每一次艺术形式的更替与风格的转变,均是社会变革的产物。艺术所呈现的中国特性,实质上是对社会结构特性的反映。因此,这本书可视为从艺术角度对中华文化的一次深入解析与精准概括。
牡丹亭昆曲的演出,词句与演员的装扮之美,却在现代视角下显得情节过于俗套。《美的历程》作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即结合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考虑人们追求思想解放、冲破道德束缚、追求"本心"的愿望。从这一角度审视,牡丹亭的剧情在当时具有新颖性和吸引力。这本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不同年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成因,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之美。
艺术映照着社会历史的进程。人们往往通过艺术这面镜子观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但如此看待艺术,有时显得有些浪费。查阅历史典籍或大家文章,了解人类历史社会可能更为直接且可信。艺术品如陶瓷,承载着帝国的丰盈与威严,却可能被过度解读。
艺术以优美的形式存在,如阳春白雪、水墨丹青、高山流水,将色彩、线条、明暗等元素融汇于视听触觉之间,引发情感波动或共鸣。这是一场由形式引发的审美活动,符合艺术欣赏规律和现代生活方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与场景,共同构建出独特的意境与情感。
对于缺乏艺术细胞的个体而言,接触的艺术品有限,审美水平可能不高。选择哀悼基督作为例证,这幅非《美的历程》中的作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东方艺术作品。东方作品往往侧重于描绘宏大场景,人物是点缀,场面和意境是核心;而西方作品则更加注重描绘人物细节与情感,以人物为主体展现思想与事件。东西方艺术的差异,或许源于宗教对西方的影响与东方集权政治对权威与威严的强调。西方艺术中难以见到特别宏大的建筑,而东方艺术中却能看到超乎当时经济、技术能力的恢弘作品。哀悼基督的画面,展现了耶稣受难的细节,人的情感收敛而非外显,引发悲悯之情。背景设计旨在衬托人物情感,突出耶稣受难日人们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