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的没有,董卿,这位霸屏春晚13年的主持人,不单策划制作了《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两个口碑极好的文化类节目,前阵子还和倪萍一起上了《声临其境》。
一改往日的优雅形象,董卿竟在节目中公然"卖萌",配出了一个别具特色的麦兜妈妈,更展露出令人惊喜的歌唱功底,让网友惊呼:"原来你是个被主持耽误的歌手!"
然而在配音领域,董卿其实毫无经验。为了助力自己敬仰的前辈,她下苦功夫紧急训练,在无耳麦无台本的情况下将影视片段配得酣畅淋漓,在场观众无不拍案叫绝。
如此优秀的人,一路走来并不轻松。
董卿的父母都毕业于复旦,高学历家庭却并没有给她创造出一个优渥宽厚的成长环境。从小,父亲就不许她照镜子买新衣服,高中寒暑假还必须打工挣钱。
严苛的家教,造就了她内心无法磨灭的自卑与不安全感,这固然不值得推崇。然而董卿并未被打倒,这反而激励她努力寻求突破,不断充电提升,向更好的自己迈进。
而成就这位“国民主持人"的,正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睡前1小时阅读"。
1.以诗词与选手对谈,是文学积淀与情商的完美结合
身为主持人,董卿总是知道如何不露痕迹地让受访者放下紧张感、让观众更沉醉其中。
当选手透露自己的父亲是一位盲人,却坚持十几年教他读诗时,董卿不由得以阿根廷盲人作家博尔赫斯的诗作感慨:
“上帝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当身为父亲的选手表示自己无法在家教育女儿,只能将词谱成曲唱给孩子听时,董卿以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句,诵出了选手的肺腑之言:
“当时的我是何等温柔/我把花瓣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而这些,都没有提词器的助力,全是董卿的现场发挥。
正因如此,《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才会当面夸赞她"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以诗词为心"。
主持是个巧活儿,不仅要说得恰到好处不失水准,还不能抢了嘉宾的风头,"到位而不越位"。而她身上强大的现场协调能力与共情能力,都出自她曾读过的书。
学生时代,她就开始阅读各类名著,《简·爱》《茶花女》《约翰·克里斯朵夫》《红楼梦》……不一而足。而人性中微妙而复杂的情感,也正是她在阅读中慢慢体会到的。
没有深刻的文学理解,她就难以拥有对人不灭的兴趣与关怀,更不会有如此高超的沟通技巧。
2.不曾迷失方向,才敢于直面挫折
在许多人都开始神化董卿的时候,她却并没有飘飘然。面对媒体采访,她直言自己也是一个犯过错误的普通人。
2009年央视春晚上,董卿在为相声《五官新说》出场报幕时,错把"马季先生的儿子马东"说成了"马先生的儿子马季"。
面对全国观众的批评,她选择请求导演组在元宵晚会上向马氏父子及观众道歉。
在这个盛行"洗白"的流量时代,她并没有掩盖自己的过错,反而自揭伤疤。而每犯一次错误,她都更加严苛地要求自己,务必熟悉、照顾到每一位嘉宾。
当然,这些舞台上的考验,远不及幕后制作的辛苦。在筹备《朗读者》的时候,董卿身为制作人、总导演,要开策划会、写方案、立项、组团队,还得拉投资、找合作,几乎事事操心。
等到终于拉到赞助的时候,离节目原定的播出时间只剩一个月。为了约到所有嘉宾、搭建演播室,董卿不眠不休地待在机房,联系大咖、筛选材料,终于搭起了舞台。节目顺利开播,不仅拿下了豆瓣8.6与9.2的高分,还以中国原创综艺代表的身份走进戛纳。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这样写道:如果你真心渴望做成一件事情,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但在她看来,这股力量同样源于书籍。在迟子建的读本《泥泞》中,她看到了俄罗斯文学中,对苦难的深刻而厚重的描绘。在北方,冰雪融化后,跨过泥泞,就能迎来春天。
也正是书中令人向往的"春天",令她不惧怕去经历"泥泞"。
3.职业巅峰期离开央视,却开辟了另一片天地
不管是即将走向职场的小白,还是久经沙场的老鸟,多少都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2024年,董卿进入了职业瓶颈期。原本得心应手的工作,在她眼中渐渐变成了无谓的消耗与重复。
在事业如日中天的当口,无法全身心投入的董卿决定停下来,离开央视,放弃多年的积累,出国深造。
身边的亲友都反对她这一决定,她自然也明白离开意味着多大的风险。但她相信,"时间有限,要留给新鲜的东西。人活着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跳脱出原来的位置,她看到了许多曾经不曾思考过的问题。比如,为何国内综艺如此多,却少有震撼人心的好节目?什么节目才能引导文化、传播中国人的精神内涵?
带着这样的困惑,留学归来的她着手策划《朗读者》节目,经历了长达2年的转型阵痛,终于交出了令自己、令观众满意的答卷。
正是那些曾经读过的书,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给予她不一样的体悟,让她得以审视自我,在同一问题上看到不一样的维度。
她说,"阅读的乐趣就在于,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让你知道你的渺小,知道在历史长河中,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很多东西是不必在意的,它让我们能变得更聪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