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系列学校的共同校训,是我国近代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张伯苓在办学实践基础上总结凝练出来的。在他们看来,办新教育的宗旨是要培养人才,为社会谋进步,为公众谋福利。1944年,张伯苓在总结南开学校办学40年历程时说:“苓追随严范孙先生,倡导教育救国,创办南开学校。其消极目的,在矫正民族五病(作者注:即愚、弱、贫、散、私五病);其积极目的,为培养救国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就是为实现此目的而制定的教育方针。
“允公允能”的句式,源自《诗经·鲁颂·泮水》中的“允文允武”。“允”为文言语首助词,是“既”、“又”的意思。我们可将其解释为“承诺”、“要求”。“允公允能”就是既要有“爱国爱群之公德”,又要有“服务社会之能力”。
“允公允能”的“公”,从严、张二人的教育思想来看,其所指向的是国家、民众和与之相联系的事业,是针对“五病”中的“私”而言的。所以“允公”可解释为要求受教育者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以大公之心在学习和工作中奉献智慧才干。
在中国当时各类学校的校训中,只有南开校训提出了“能”的要求。这也是张伯苓教育思想卓越超群、不同凡响之处。所谓“允能”,就是要求受教育者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锻炼救国自强的能力。1914年4月,张伯苓在修身课上对学生说:“教育一事,非独使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造就完全人格,德智体不可偏废。”1916年1月,他又在修身课上指出:“办学之目的,在学以致用,学以医愚,学以救国、救世界。”在1917年的学生毕业典礼上,他勉励学生说:“今日正值诸生立志之时,无论各具何长,要皆能发扬昌大,以备国家干城之选……望各立尔志,急图自新。”“学校正如一小试验场,场内人皆有信心,具改造社会之能力,将来进入社会改造国家,必有成效。”可见,张伯苓主张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独善其身的白面书生,而是要有改造国家、改造社会、为民众谋福利的能力的“干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一点,正是张伯苓在教育思想上的独到之处。
至于“日新月异”,意思就更明显清楚了,即要求受教育者有强烈的进取精神。1916年9月,张伯苓为学生作题为“打破保守,努力进取,建设新中国”的演讲,说道:“吾校与他校较,各校中有进取者焉,有保守者焉。吾校进取者也,即以各校各项竞争而论:吾校所得结果如何,汝等之所共知也。此即进取之效力也。推而至于国家亦何不莫然,故欲强中国,非打破保守、改持进取不可也。”他还指出:“进取之说自古有之,《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彼之所谓天行健者,乃指昼夜相承,春秋代继,无时或已,长此不怠而言也。”很显然,这就是提出“日新月异”的思想源头。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受教育者的时代使命,应当是立足中国、服务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进取、不断变革,自强不息、永攀高峰,奋力走在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的前列。
依照“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及严、张二人的办学思想与实践,人们一般称南开的教育为“公能教育”,今天又称“公能素质教育”。它虽然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其蕴含的教育思想却超越了时空,与我们今天党的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的要求若合符契。但我们也不要忘记,严、张二位教育先行者是旧中国、旧时代的人,他们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历史的局限性,我们无法求全责备。在新社会、新时代,我们对待“公能”校训,既要尊重历史、反对虚无主义,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践行中弘扬南开教育的优良传统。2024年初,南开大学制定了“素质教育实施纲要(2024-2024)”,明确“公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强调要以“公能”为主线,促进德、智、体、美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这就使“公能”校训落实到了教育改革的实践层面,每一名南开人都应当深入理解并自觉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