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交通大学,你们当地默认的是哪所交大-知识百科-春风百科
> 知识百科 > 列表
提到交通大学,你们当地默认的是哪所交大
时间:2024-12-23 21:23:17
答案

提起交通大学,我一般认为是上海交通大学。不过各地称交大不完全是上交大,可能是其他学校。我有个朋友,是西南交通大学的,他就经常说,交大怎么样,怎么样。我都会把他说的交大前,加上“西南”两个字,来符合我说法的习惯。西交大的人也是是如此。有次我听西交大的人聊天,他也自称自己是交大。好像北京交大的也是如此,但我不是特别确定了。

这几个交通大学:上海交大、西交大、西南交大和北交大,它们为什么都叫交通大学?它们之间有什么渊源吗?今天就来讲讲它们之间的故事。起源话说甲午战争失败后,朝野震动,洋务运动的主要人物们认为教育是一个很大的短板。因此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建了北洋西学学堂,这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西学学堂后来又改名为北洋大学堂,就是现在天津大学的前身。

第二年,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建了南洋公学。这是我国第二所的现代大学。官办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则是1898年创建,就是北大和北师大的前身。至此,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从这几所学校开始了。南洋公学一开始先有的是师范部,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教师,提高国民素质。除了师范,公学里还有小学、中学、大学,是一个一贯制的学校。然后,从中学毕业生和师范生里挑一部分学生送到国外留学,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同时,公学里又增加了一些班级:铁路班、商务班等,这些就相当于现代大学里的铁路专业和财经专业。没多久,社会巨变,从清政府到民国。不过,高等教育还是延续了下来。南洋公学经过几次变动,变成了交通部下面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南洋公学变成了一个工科学校了,并且全面向西方教育体制靠拢,从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到老师的聘用。所以,后来钱学森出国读书,他觉得国外的课程不难,因为那些教材他在国内都读过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北方,1896年,跟南洋公学同样的时间,官府又办了一所铁道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不过八国联军过来就关了。过后,觉得还是需要铁路方面的人才,在唐山恢复了这所学校,叫唐山路矿学堂。民国之后,跟南洋公学一样,改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也属于交通部下面。詹天佑当过这个学校的理事,在教育部的评比中,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曾经获得过第一,茅以升、竺可桢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这两个学校都是铁路建设方面的,另一头,铁路还需要管理,还有相关的邮政、信息传输等问题,所以,在北京还有一所学校也创办了,叫交通传习所。这就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前两天有人问我,北京交通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如何。北交大建校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铁路管理人才,所以物流管理也顺利成章是它的王牌专业。

1917年,交通传习所裂变成了两个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这两所学校也属于交通部合并1921年,那时民国交通部的总长,叫叶恭绰,他提议把上海、唐山、北京共四所学校合并成一所,叫“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改名叫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其他分别叫做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大学北京学校。总办事处设在北京,全国设立董事会,各学校校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叶恭绰当了上海学校的校长。

叶恭绰的做法也许想借鉴美国的加州大学系统或者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不过这个系统要长久存在,必须要独立。像加州系统,有10所大学,这些大学都独立,没有统一的董事会,行政机构,只是一个大学联盟。这学校就存在了1年时间,1922年解体,但名字都保留了下来。到1928年的时候,这三所学校归了铁道部管,对外统称交通大学,这三所学校分别叫为:上海本部、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和北平交通管理学院。

北方两校的演变北方有两校,唐山和北京。抗日时期,两所学校被迫不停搬迁,有一阵,北京学校被并入唐山学校里。到了抗日结束,回到原址。建国后,学校受铁道部管,铁道部组建了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总部在北京,两所学校分别叫唐山工学院和北京铁道管理学院。看来建国一开始,也延续了原先民国时期的做法。1952年,在北京的总部撤销,两所大学独立。唐山改为唐山铁道学院,后来又被迁到四川,先到峨眉,后来迁到成都,定居了下来,成为西南交通大学。

1952年独立时,北京的也改名,改做北京铁道学院。到1970年,改为北方交通大学,到2003年再次使用北京交通大学这个最早的名字。可以看出,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关系亲密。如果你跟这两所学校的老师认识,也会发现这两所学校之间的称呼就是兄弟一般的称呼,很有意思。

南方一母三子一般称国立交通大学的是指上海的本校,像钱学森等都是上海的学校毕业的。在1949年,交通大学的部分师生去了台湾,他们在台湾造了一个新的交通大学,现在称为新竹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把交通大学西迁,迁往西安,史称西迁精神。交通大学60%的院系,大部分的资料、仪器都去了西安。去西安的人不容易,在很艰苦的条件下,从建校舍起,到把学校支起来,做了很多努力。在上海也留了几个不适合去西安的系,比如船舶制造,还有一些不愿意走的老教授,但力量很薄弱。

曾经有一段时间,上交大被人讥讽为船舶制造学校。相当于在上海留了块校门牌,但经过70年的奋斗,上交大现在又是一块金光闪闪的牌子,也是非常不容易。交通大学的历史就是我们高教史的一个缩影,虽然挫折无数,但还是在前行,向上。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