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末试卷-百科知识-春风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2024-12-23 20:27:51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列这段话,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 )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肌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bàn( )梅花,深黄的qìng( )口的蜡( )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2分)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参照加点的文字,将画线部分加以调整,使整段话更整齐、和谐。(2分)

正当平缓似锦绣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宽的峡谷。发出的声响如虎啸震川,浊流如奔涌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强烈的震撼。

画线部分应该改为:

4、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以下活动:(8分)

(1)写一句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或格言。(1分)

(2)仿写句子。(2分)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它像

, 。

(3)为了教育孟子。其母三易其居,古今中外象这样的事例不少,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请你写出一个著名的事例或能给人启发意义的故事。(不少于50字)(3分)

(4)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不少于15字)(2分)

5、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10分,前4小题每题1分,后3小题每题2分)

(1)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2) ,儿女共沾巾。

(3)念天地之悠悠, (4) ,坐看云起时。

(5)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含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的凄苦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不少描画春天的名句,请你写出最喜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填空(4分)

(1)《名人传》主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 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其作者是法国的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 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

二、阅读训练与提高:(60分)

(一)鼾声 (21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7、这篇文章以_ 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 。(4分)

8、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 (3分)

9、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0、简析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的原因。(4分)

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二次是因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_________叙,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分)

12、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 (3分)

(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3分)

[美]海伦•凯勒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么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却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3、第一段中“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一句话重复吗?为什么?(3分)

14、第二段中为什么说“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3分)

15、第二段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16、如何理解“有了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这句话?(3分)

17、从文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对比作者的态度,谈谈你的生活态度。(4分)

18、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或诗句。(3分)

19、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4分)

(三)(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朝文学家。(2分)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俟其欣悦 ( ) ⑵媵人持汤沃灌 ( )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⑷腰白玉之环 ( )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3分)

2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4分)

三、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1、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2、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3、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3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rùn 瓣 磬 là

2、B

3、发出的声音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

4、略

5、(1)(2)(3)(4)略(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略、

6.略

二、阅读训练与提高:(60分)

(一)(21分)7、时间 “夜色已深”、“月亮在窗外移”、“月亮从窗口消失”、“随后”、“最后”。

8、对儿子坚定的盼望与思念。 9、对儿子细心、周到的关爱。10、父爱如磐石,我感动又内疚;父爱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动。 11、插 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作铺垫。 12、父子之间深沉感人的爱。

(二)(22分)

13、不重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健康的人们不珍惜自己的优越条件,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下文阐述做了铺垫。

14、因为只有人们意识到将要离开世界时,才会感到生命的压力,感到时间的宝贵,才会珍惜生命,努力呈现出渴求生命而奋斗的真实一面。

15、对比,突出了健康人与盲人对待生命的截然不同的消极与积极的态度,告诉人们"应该珍惜现在"的道理。

16、这不仅是作者对生活发出的感慨,也是她人生哲理的总结,告诉人们:每个人都应当珍惜现在的生活。

17、乐观、坚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灾难。

18、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略

(三)

20略

21、⑴等待 ⑵热水 ⑶通“披”,穿 ⑷腰佩(用作动词)(4分)

22、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分)

23、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意同即可,3分)

24、例: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2分)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六单元试卷(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轩邈(miǎo) 衔觞(shān) 食(sì)马者 负箧(qiè)

B、清冽(niè) 谪(zhé)守 属(zhǔ)予 靧(huì)面

C、堕(huī)事 觥(gōng)筹 晦(huì)明 卷(juǎn)石

D、折戟(jǐ) 媵(yìng)人 外见(xiàn) 鸢(yuān)飞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互相轩邈(高) 造饮辄尽(往、到)

B、不以千里称也(出名) 緼袍敝衣(旧絮)

C、照汗青(指竹片水分蒸发如汗)千里共婵娟(指月亮)

D、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杂然而前陈者(摆开)

3、找出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置酒而招之 B、黔娄之妻有言

C、无怀氏之民欤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5、连线题。(2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龚自珍 元朝

《水调歌头》 张养浩 清朝

《己亥杂诗》 苏轼 唐朝

《行路难》 李白 宋朝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B、《马说》一文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暗示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既不识别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终身被埋没。

C、《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清新隽永的写景美文,着力刻画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处世情怀。

D、《醉翁亭记》一文骈散结合,写景和抒情相结合。

7、填空。(12分)

1)、文学常识填空:

①、《满井游记》选自《 》,作者 (朝代)文学家 。

因为是公安人,所以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世人称为 。

②、《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 文学家。

2)、古诗文填空: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 。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

④、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身处漏屋,还存忧国忧民的情思的诗句是 , 。

⑤、《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⑥、 , 。是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⑦、《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的诗句是 ,

⑧、《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

8、写出两句含山水的诗句。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这篇短文选自 ,作者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造饮辄( )尽 或( )置酒而招之

不戚戚( )于贫贱 衔觞( )赋诗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嗜( )酒 汲汲( )衔觞( ) 黔( )娄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阅读回答:(10分)

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2分)

2)、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并说明各自刻画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形象?(3分)

3)、 说说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2分)

4)、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课外阅读所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回答问题。(2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暗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弗( )之怠 走( )送之

又患( )无硕师 持汤( )沃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皲( )裂 容臭( ) 以衾( ) 俟( )其欣悦

3、写出文段中的两个通假字:(2分)

通 解释

通 解释

4、下面“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2分)

例:俯身倾耳以请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人多以书假余 D、以衾拥覆

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作者求学的艰苦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7、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是 (2分)

8、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9、文中极叙作者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刻苦,用意何在?(2分)

10、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2分)

11、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4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词语(3分)

若夫( ) 春和景( )明 连月不开 ( )

尝求( ) 居( )庙堂 微( )斯人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上文第一段极力渲染 的气氛,第二段极力渲染 的气氛。(2分)

5、对文中照应手法的理解:“进”和“退”分别照应“ ”和“

”。“二者之为”照应 。“斯人”照应 。(2分)

6、前两段文字写“迁客搔人”在岳阳楼上“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的原因是什么?(2分)

7、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3分)

8、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话回答)(2分)

三、作文。(30分)

1、话题作文:

书,各种各样的书。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语……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2、半命题作文。

将《我迷上了 》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字数在600字左右。

3、以上2题作文任选一题。

参考答案:

一、1、D 2、C 3、D 4、A 5略 6、C 7 1)、①袁中郎集笺校 明

袁宏道 公安三袁 ②《艺文类聚》 吴均 南朝梁 2)、略 8、略

二、1、《五柳先生》 陶渊明 2、就 有时 忧愁的样子 酒杯 3、shì

jí shāng qián 4、(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地连饭也忘了吃。(2)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5、(1)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姓什么,因此称其为五柳先生。(2)1、好读书,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2、性嗜酒,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3、著文章,展示了一个自得其乐的五柳先生。(3)、和“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其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4)是一个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

(二)1、不 跑 忧虑 热水2、jūn xiù qīn sì 3、“支”通“肢”肢体 “被”通“披”穿着 4、A 5、①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 ②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6、三个方面:得书难,从师难,求学难 7、烨然若神人8、对比的写法,突出自己求学生活的艰苦9、勉励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10、运用对比手法。①以自己年幼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同舍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②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同舍生优越的生活条件作对比。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11、言之有理即可

(三)1、像那 日光 放晴 探求 处在 没有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1)、不因为外界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2)、在天下人忧愁之前而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4、悲凉 喜悦 5、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上文迁客骚人的悲喜 古仁人 6、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7、写作者的胸襟抱负,并与友人共勉。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