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蝉低垂着头,啜饮着晶莹的露水,它的啼声从挺拔的梧桐树间传出。居于高枝之上,它的声音自然而然地扩散开来,并非依靠秋风的力量。
2.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寓言式的诗篇。原文描述蝉饮用清澈的露水,其声响从梧桐树间传出。居高饮露,其声自远,非秋风之助。
3. 注释解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员帽带末端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触须类似,形似下垂的冠带。也指蝉下巴的细嘴,类似帽带。②清露:纯净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视蝉为高洁,因其栖息高位,饮露水,实则刺吸植物汁液。③流:持续不断。流响:蝉声持续,传播遥远。④疏桐:指枝叶稀疏的梧桐树。⑤居高:指栖息在高处,也有语义双关之意。⑥藉(jiè):依靠、依赖。寓意应如蝉般居高而声远,无需借助他物。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赞美和自信,展现了从容不迫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