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字幼常,出生于190年,逝于228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大臣。他与诸葛亮同朝为官,曾被任命为参军,协助诸葛亮北伐。然而,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因指挥失误导致蜀军失利,最终被诸葛亮处斩。这一情节在《三国演义》中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小说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
《三国志》记载,马谡临终前曾给诸葛亮写信,恳请诸葛亮像舜杀鲧而用禹一样对待他的儿子,以示忠诚。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这表明马谡并没有机会再次见诸葛亮,而是直接被处斩。《诸葛亮传》中提到诸葛亮“戮谡以谢众”,即杀马谡以谢众人。《王平传》中则记载了街亭之战的情况,马谡因不听从诸葛亮的指挥,导致大败,而王平在混乱中带领残军成功撤退。
《向朗传》中提到,向朗与马谡关系密切,街亭之战后,向朗知情不报,导致被诸葛亮免职。马谡畏罪潜逃,最终在狱中病死,并非被诸葛亮直接处斩。《马良附马谡传》记载,马谡因街亭之战的失败而被关押,最终病死狱中。
综上所述,马谡因街亭之战的失败而被诸葛亮处斩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马谡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最终导致马谡病死狱中。诸葛亮并未亲自处斩马谡,而是通过其他手段处理了此事。
从历史记载来看,马谡虽然因街亭之战的失败而失去了生命,但他的忠诚与忠诚感在他去世后仍然被人们铭记。诸葛亮虽然处死了马谡,但最终也因街亭之战的失败而被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