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生活常识-春风百科
> 生活常识 > 列表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
时间:2024-12-23 18:15:34
答案

马革裹尸,这个成语的由来出自古代名臣马援的故事。《后汉书·马援传》记载:“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人,自幼丧父,但早早展现出远大的志向,令同辈惊讶。他游历陇汉地区,常言志向坚定,即使面临困境也愈挫愈勇。在一次凯旋归来时,面对孟冀这样的智谋之士的祝贺,马援并未满足于小成就,而是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定的忧虑,并决心再次出征,以马革裹尸的方式为国捐躯。

马援的这番言论,体现了他的壮志豪情和为国尽忠的决心。他说,男子汉理应死于疆场,而非安享家居。孟冀对此深感敬佩,称马援为真正的烈士。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军人英勇作战,视死如归的精神,是褒义词。例如,在杨振宁的《邓稼先》一书中,曾提到青海、新疆的古罗布泊,被描绘成马革裹尸的战场,生动展现了这种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该成语的语法结构为主谓式,常作为谓语、定语或宾语使用,带有积极的评价色彩。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