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生哲学《心》: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度过这一生-生活百科-春风百科
> 生活百科 > 列表
稻盛和夫人生哲学《心》: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度过这一生
时间:2024-12-23 19:05:46
答案

现在的人生,你满意吗?

也许你正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行业,但是你并不觉得安稳,因为你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会从蓝海变成红海。

面对感情你坚持着宁缺毋滥,可看着身边人纷纷结婚生子,其实内心也会动摇和不安。

为了心中的那个目标,你做出了诸多努力,事与愿违的结果让人更加迷茫和彷徨。

你常常困惑,为什么别人的人生似乎总要比自己的更精彩。

我们迷茫不安,也苦苦探寻幸福生活和工作意义的真谛,究其根本我们都在做着人生的课题: 我该如何更好的度过这一生?

日本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在的他著作《活法》中提到: “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练灵魂”。 也就是说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所有一切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让他变得更加纯粹,更加美好。

这是稻盛和夫先生以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悟出的让人生变得更加美好的真理,为了更加完善的表达这一真理,《心》作为《活法》的续篇问世出版。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人生应该怎么活”这一问题,在《心》这本书中一起去探究“稻盛心学”。

在书中稻盛和夫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乐于感谢,能消恶业”。 这里的“消业”指的是佛教中的概念,让大家积极面对和处理困难,然后跨出新的一步。

对此我深有体会,去年常规体检时查出来身体有点小问题,当听到医生建议说需要手术治疗时,除了恐惧,还有一个念头是“我怎么这么倒霉!”

虽然觉得自己倒霉,但我不并是一个讳疾忌医的人,既然事已至此就好好配合治疗。手术很顺利,术后一周我便结束病假,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虽然我常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挂在嘴边,但直到这次生病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慢慢养成了锻炼身体、早睡早起、合理饮食的习惯。

我问自己,倒霉吗?当疾病找上自己的时候是挺倒霉的。那幸运吗?也是挺幸运的,在疾病早期就介入了治疗,同时还养成了一系列的好习惯,有了一个更健康的身体。也挺幸运的,所以对于这次生病我是怀着感恩之心的。

而这次经历也让我开始探究以往的我为什么一直会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一个幸运的人”。“

再来一瓶”从来没有中过,高考失利,找工作不顺,培训等等好事也轮不上我,这难道还不是一个倒霉蛋的悲惨人生吗?

后来我在《拆掉思维的墙》一书中看到这样一个观点,你之所以觉得自己不幸,是因为你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些不好的事情上,并且不断强化放大这个观念。一个只注意到自己身上发生不好事情的人,自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要想变得幸运,就要先学会去观察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无论大小,都要学着去感谢。

公司年会时,我获得了三等奖,可真是幸运啊!

商场开业,我成为了幸运观众;

堵车耽搁了时间,到火车站一看,所坐列车晚点,还没有出发,也真的是很幸运了。

心态一变,奇迹也跟着发生了。我中奖的次数好像越来越多,那些令人厌烦的工作,也变得顺利起来,真个世界似乎也对我更加友好了。

原来我并不是一个“倒霉”的人,开始学会感谢这个世界之后,人生跟着变得美好了起来。

稻盛和夫先生早年间创建的京瓷,经营上了正轨,利润颇丰。有了成绩,再加上周围人的夸赞。当时的他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公司有了这么高的收益,这都凭借的是我的聪明才干啊,因此我的薪资翻几倍也是无可厚非的吧!”

其实很多人应该都产生过类似的想法,一件自己主导的事情取得了成功,加上别人的吹捧,自己的内心就会飘飘然,甚至忽略了团队其他同伴付出的努力。如果我们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变成一个傲慢自大,认不清现实全貌的人。然而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不光会导致我们难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也阻碍了我们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

所以稻盛和夫先生说: “让人误入歧途的元凶,并不一定是失败和挫折,而往往是成功和赞美。”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常常说的一个词:“捧杀”。

《风俗通》中有这样一个典故:“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5月9日在辞职启示中引用了这个典故,原话:“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 意思就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旁边那些给你马鼓掌的人,夸之者就是害之者。也就是捧杀。

所以谦虚之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由为重要,因为有谦虚之心的人,会时时告诉自己,一件事情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贪功,也不会骄傲自大。一个有谦虚之心的人,也更容易心平气和的去观察和判断事情的原貌,做出合理的决定。

当代人学习的怪相——报了很多的学习班,能力依然得不到提升;买了很多的书籍,依然没有过好自己的人生。

生活节奏的变快,让我们慢慢变得急躁不安。想快一点取得成绩,快一点实现财富自由,快一点功成名就。于是同时推动多项事情和学习计划,便成为了我们的常态。

但是事与愿违,这种多管齐下的方式,让我们看起来勤奋又努力,实际上不光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同时推进多项学习或工作的方式,让我们在每一件事情上面做的都是浅尝辄止,又怎么能够做好呢?

我们都听说过“工匠精神”,说的也正是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的去做好一件事情。

请你回想一下你曾全心全意投入在一件工作上的场景,是不是时间特别快,你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周围的纷纷扰扰,获益良多。

因为当我们埋头全神贯注工作时,杂念就消失了,甚至我们可以去接近“无我”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更能探究事物本来的面貌,然后不断的深耕、练习、反馈、再练习,从而让自己获得不断的提升。

稻盛和夫说: “为对方着想,看似伤害了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米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在小米创立的初期,他们做的就是不断满足第一批种子用户的需求。让用户参与到他们的设计中来,和用户进行互动,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以每周迭代的速度来兑现自己的承诺。小米也正是靠着这样的“利他精神”积累了一大批铁粉。在小米后期的发展中,这批的铁粉也是功不可没。

合作的关键枢纽是利益,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对方为什么要跟你合作?根本原因是你能带给对方他想要的利益,当然这里的利益形式多样。

当下教育行业如日中天,无论是哪个培训机构基本上都会有这样一种模式:先让你花一杯奶茶钱购买一门初级课程,让你体验这门课程的价值。当然还会有专人为你答疑解惑,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感受到充分价值的人,就自然而然的会去报那些高阶课程。而这些培训机构在利他之后,也收获了自己的效益。我想这就是“回报后置”吧。

其实关于交朋友也是相同的道理。很多情况下,我们想着今天去参加一个活动,多结识一些人,对自己大有裨益。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要和一个总想从我身上捞点好处的人成为朋友”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试着转换一下思路,想一想自己能为朋友们带去点什么,而不是这个朋友能为我带来什么。然后再观察一下这样做了之后,自己和朋友的关系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人生的课题需要足够的时间和阅历去体会,怎么样度过一个更好的人生,我们可以从前人的故事中汲取经验, 但是每一个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归根结底还是看你相信了什么,实践了什么,又悟得了什么!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