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百科-春风百科
> 百科 > 列表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时间:2024-12-23 19:42:47
答案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个字借用另一个字的读音或意义。以下列举了中考语文文言文中部分通假字的实例,以帮助理解这一语言现象。

1、在《狼》中,"止"通"只",意为"仅"。

2、《乐羊子妻》中,"亡"通"无",表示"失去"。

3、"屏"通"摒",意为"摒弃",出自《为学》。

4、《木兰诗》中,"帖"通"贴",指"贴花";"火"通"伙",指"伙伴"。

5、在《论语十则》中,"说(yuè)"通"悦",意为"愉快"。

6、同样出自《论语十则》,"女"通"汝",指"你";"知"通"智",意为"聪明"。

7、《扁鹊见蔡桓公》中,"还"通"旋",表示"回转"或"掉转"。

8、"齐"通"剂",出现在《扁鹊见蔡桓公》中,指"药物"。

9、"尔"通"耳",意为"罢了",常见于《买油翁》。

10、《如梦令》中,"争"通"怎",表示疑问。

11、《西江月》中,"见"通"现",表示"出现"。

12、"坐"通"座",出自《口技》。

13、"扳"通"攀",表示"牵"或"引",见于《伤仲永》。

14、"反"通"返",表示"返回",出自《愚公移山》。

15、"惠"通"慧",意为"聪明",出现在《愚公移山》。

16、"厝"通"措",意为"放置",出自《愚公移山》。

17、"那"通"哪",表示疑问,出自《观书有感》。

18、"阙"通"缺",意为"缺少",出自《三峡》。

19、"强"通"僵",表示"僵硬",见于《闲情记趣》。

20、"道"通"导",意为"引导",出自《晏子故事两篇》。

21、"曷"通"何",表示疑问,出自《晏子故事两篇》。

22、"熙"通"嬉",表示"开玩笑",见于《晏子故事两篇》。

23、"辑"通"缉",表示"连缀",出自《买椟还珠》。

24、"遽"通"讵",表示"岂",出自《塞翁失马》。

25、"距"通"拒",表示"挡",见于《公输》。

26、"诎"通"屈",表示"折服",出自《公输》。

27、"有"通"又",表示"又",出自《核舟记》。

28、"衡"通"横",表示"横",见于《核舟记》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