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或韩信的作文-百科大全-春风百科
> 百科大全 > 列表
关于项羽或韩信的作文
时间:2024-12-23 21:14:09
答案

我眼中的项羽 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 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没有政治家的肮脏手段和伎俩 没有小人的勾心斗角 活的自由 活出自我 当项羽乌江拔剑 叹无颜愧对江东父老 他已经成功了 是一个真正人的成功! 项羽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而刘邦不同,刘邦是一个小人。有人说项羽太过儿女情长,我认为不对,项羽是真正重视自己感情的人,他一生只爱一个人—— 虞姬,直到死也没有负虞姬。再看刘邦,好色,在逃跑时三次将妻儿从车上踢下去。刘邦能赢项羽其实是必然的,项羽仁义,而刘邦是小人,楚河汉界分出以后,刘邦出尔反尔,几次攻打项羽。项羽重义气,文武双全,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项羽,字子羽,出生在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他不愿读书,不学习击剑,更不愿学识字,只学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这为他能成为统帅,完成他灭秦的夙愿成了坚固的基础,项羽,一个悲剧的英雄。 有人说他是“妇人之仁”。他在鸿门不但没有杀了刘邦,反而招待其一起喝酒,在自己谋士的再三暗示下无动于衷,最终放走了刘邦。以致后来被刘邦逼地无路可走。 但也有人说他是显示出了他的“君人之度”。认为:他在自己的地方杀人,不武;而暗杀刘邦在自己的营中,属于谋杀,不是他的本性所为。显示出了他的“军人之度”。 这两种对项羽的说法,个有个的道理。 但我认为项羽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很重视感情的:他对士兵犹如自己的兄弟一样,哪个战士受伤了,他回送药送饮,问长问短,甚至会为死去的士兵流泪。有人说这是他“妇人之仁”的特点,我却不大赞赏这种说法。不能把人的善良都绘声绘色地说成这个人是“妇人”。当他血战沙场,溃败秦军,焚阿房宫的时候,他的“妇人之仁”还能找到吗?这又说明了什么?只有一个观点,就是项羽是上述两种性格的综合。 而他在别人眼中,除会拼、会杀、会哭、会被感动之外,还有什么?还有自信,成功的人都是有自信的。失败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弃自信心。在那个年代,力量和谋略各占半壁江山,直到现在也如此,有时候谋略会大于力量,赤壁之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我眼中,项羽一直都是个英雄,虽然他失败了,但他在众人的心中,永远都是胜利的。 我对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其他有关项羽的史籍是非常熟悉的。 我认为作为一个军事家,项羽是很勇敢、很能打杖的。他幼年时跟上马父项梁学习,不愿意读书和学剑术,而要学'万人敌'的作战本领。他后来带领八千江东子弟转战疆场,所向披靡,力量不断壮大,打了不少硬仗。打垮很大一部分秦朝的兵力,为推翻秦朝的暴虐统治,出了很大的力量。 "作为一个政治家,项羽缺乏头脑和眼光。他在灭秦以后,恢复割地分封制度,违反了历史发展和规律和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他攻入咸阳,大肆烧杀,阿房宫大火烧了三个月仍不熄。他把秦降王子婴处死,一次就坑杀了二十万秦军的降卒,因而失掉了人心。他放弃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关中,而建都彭城(今江苏八州),竟说什么'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他刚愎自用,不知人善用,不能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连最忠诚的谋士范增也离开了他,终于使自己陷于孤立,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项羽是颇有人情味和英雄气概的。古典戏剧里有两出传统折子戏,《鸿门宴》和《霸王别姬》。前者是说的刘邦惮于项羽的权 势,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请罪,项羽设宴款待他,但未能按范增的计谋将刘邦杀害的故事。后者说的是项羽在垓下兵败被围,夜听汉军在四面唱起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便爱抚着虞姬和乌骓马,唱出前文引用的那首悲歌。虞姬席间舞剑,安慰大王,答歌曰: 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歌罢,为了让大王轻骑突围,便用剑自刎了。这两段充满戏剧性的插曲,说明了项羽是重信义、重感情的。 "项羽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介武夫,他当然不可能认识到导致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到他最后只带着二十八个骑兵败退到和县境内时,他不认为是命运在作弄他,几次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为了证明并不是他不善于打仗,他还三次战胜追赶他的汉军,斩杀汉将,砍倒敌旗,好证他的部下突围。既然认为是人力所不能挽回的天意要亡他,项羽因此拒绝了乌江亭长请他东渡的建义议,饮恨而亡。" 谈到对项羽的评价,使我不禁想起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公元1084-约1151)所写的一首小诗《夏日绝句》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在她生活的时代,看到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些达官贵人纷纷东渡南逃,不敢抵抗入侵的金兵,乃心怀悲愤地写下这首小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项羽的成名曲一再被人们传唱,唱得热血男儿扼腕叹息,唱得邻家闺女心花怒放。一个末路英雄,壮志未酬却已无力回天。这实在令人惋惜。而这般情景下的一番儿女情长,也的确太招女孩子爱了。再加上他骁勇善战,力能扛鼎的本事,项羽简直就是偶像与实力兼具,侠骨与柔肠并存的英雄。思绪飘飞,乌江之畔依稀得见碧血染红的苍皇大地,尽情聆听滚滚波涛依稀可闻那夜凄凉刺骨的楚歌声声哀婉。英雄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在八千子弟同归汉,独余二十八骑的情况下,寂寂上了乌骓,凄凄惨别虞姬,失去了自己一生挚爱!生命可贵!但是穷途末路苟活于世意义何在?要留给那些史官一些可以津津乐道的话柄吗?不,生当人杰,死为鬼雄!将士就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焉能为求保命而后退一步!项羽一生重信守义但最终也为仁义所累,乱世哪有什么诚信可言,他却错信了刘邦,一次次放虎归山,终成他朝之患。但是我认为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姬的故事,无不体现到项羽柔情的一面。自古英雄爱江山,自古英雄爱美人。项羽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我认为他既爱江山也爱美人.爱江山,他才南征北伐,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才随身不离虞姬。许多人觉得项羽不应该因为美色而在四面楚歌时,不开个例会,但试问,面临生死一别的边缘,谁不珍惜与爱人共度的时光?何况项羽身后这个如此乖巧的女子,难怪得到他欢心。这出于项羽的柔情,他的重情义。这位柔情似水的猛将令我佩服.两军对战,拼死一搏,“所当者破,所击着服,未尝败北”这十二个字是在项羽本纪里,项羽对自己的评价。项羽的一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如果能在如今社会中发扬,那么会多好?地震当中如果官员也秉着这种精神,那么我想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伤亡人员。这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灭秦功臣让我感动。 武功盖世,风云际会,一举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苍生,英雄莫敢俯视。但大起过后即大落,大喜过后即大悲。从笑傲天下,碑睨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乌江,项羽不愧为悲情英雄。他的叱咤风云又重情重义,既神勇无比又亲善士兵。项羽对士兵的友善,对部下的关心,同甘共苦的精神,历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现代人能顾及的?无良商贩为了私欲,剥削员工的实例比比皆是,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呢? 项羽的果断,细腻,勇猛,感悟了我。让我明白到时机是多么重要,情谊是多么的可贵,精神是多么可嘉秦二世二年,一个眼色,立刻拔剑杀死了殷通。混战中,以一杀百。他的果断,他的勇猛不得不使我震惊。“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为所为起大事”他出色的表现在司马迁眼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位光明磊落的千古义士令我颤动。 项羽无疑是一个悲情英雄,“我带领的八千子弟无一人生还,纵然父兄可怜我,我还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于是慷慨自刎。 项羽的失败在于:一是残暴凌虐,丧失民心。楚军到新安,夜袭已经降楚的秦军,活埋了二十万人,他们其实是穿军装的秦百姓的子弟;项羽又掠走秦宫女珍宝财货;咸阳宫的大火烧了三个月。如果你卷土重来,秦人不会殊死抵抗吗?你烧的不仅是秦国人民创造的伟大物质财富——宫殿,也是中国历代典籍图册等大量的精神财富;但刘邦虽然这个流氓无产者也照样讨厌儒生,对宫殿和美女照样馋涎欲滴,但还是采纳了张良与萧何的意见 秋毫无犯,大得民心。 二是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在刘邦周围,可谓人才济济:萧何、曹参、韩信、陈平、彭越、陆贾、周勃„„项羽身边除了虞姬还有谁?战争不是凭力气单打独斗,它是需要最高的集体智慧和调集兵将的组织能力的。人才兴国,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规律,也是屡试不爽的真理。刘汉王朝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中的成功,使这一真理得到了极好的实践检验。刘邦说得好:“要论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要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我不如萧何;要论带兵打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我能用他们,这是我能够得到天下的重要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也不能好好使用。”看一个领导者的高下,只须看他重用的是些什么人就够了。 三是思维方式的简单,脾气暴躁。咸阳宫固然是独夫秦始皇的杀人、专权和逸乐的淫窝子,但宫殿和美女何罪之有?你把对嬴政的怒火,化为咸阳宫的大火,投鼠尚且还须忌器,为了打狼,你能烧掉森林吗?你项羽的脑子不是缺根儿筋吗?孙子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你不屑于谋略,不懂得外交,就认准武力,你以为有权就有一切,分封十八国就是主观霸道的荒谬之举。须知斗争的方式和结局,并非只有一个模式: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这不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双赢”吗? 他的死,忽然使我记起一句话:“强者的生命如同巨钟,你要砸碎它,它却发出震撼山岳的巨响。”项羽之死正如此般壮烈,悲情,恸哭山河。而且,他的死,犹如历史长河中矗立的警钟,以之长久的哀鸣,警示后人应以之为鉴,而勿重蹈这位悲剧英雄的覆辙。然而,他的死也使其长久地活在了后人心间。毕竟,世间少有这般毫无遮掩顾忌,不计成败地将自己本色表现出来的英雄。古今,也独项羽一家了吧。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